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三

发布 2023-02-17 10:03:28 阅读 7491

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应的古诗文。(8分,每小题2分)

(1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3)晏殊在《沅溪沙》中情致缠绵并深蕴生活哲理的两句词是。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新事物总是从旧事物孕育而出的诗句是。

2.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 )着。

3.改病句:(2分)

经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4.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续写句子,使其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我爱我家,我爱母亲,您含辛茹苦,用勤劳的双手装点整个家。

我爱我家,我爱。

5.给下面四句话排列句序,整理成一篇短文。(2分)

(1)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2)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3)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4)老师在教学中提倡同学们勇于表现自己,张扬个性。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捕捉文字中传达的信息。(4分)

成都有一家四星级酒店,客房里除有各种用品外,浴室里还挂着精美的大浴巾。挂浴巾的墙上贴着一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这精美的浴巾是供你洗浴后用的。如果你想带一条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一楼小超市去买,**l20元。谢谢!

这张小纸条一共告诉了客人五条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信息是委婉地暗示给客人的,并没有在纸条上明说。请你列出纸条传递出的五条信息中的任意三条,但在任意三条之外,还必须找出委婉地暗示给客人的最主要的信息。

暗示给客人的最主要的信息: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7——12题。(15分)

母亲的背影。

欧阳国。12岁,我念小四年级的样子,春节刚过,父亲就拾起行囊,要到外地去务工了。

母亲从小有胃病,痛到极处,她时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断呻吟,双手捂住肚子,嘴里不停地打饱嗝。母亲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离开村庄,何况自己一身病痛。但,我和弟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决心砸锅卖铁也要送我们念书。

家里几亩地养家糊口可以,但要送出两个大学生是不可能的。父亲决定出外打工,母亲执意要一起去,父亲不同意。他们吵了起来,到了摔破碗筷的地步。

父亲妥协了。

父母第一次外出的那个早晨,母亲两眼通红,脸色苍白,唯独头发梳理得好看,后脑勺翘起橡皮筋扎好的黑发。母亲左肩挎着大包,右手提着小包,含泪离乡。年还没过完的村庄,炮仗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我和弟弟一路跟着父母,弟弟不听话,死也不愿意父母离开,最后索性在村子的黄泥巴路上打起滚来,被外婆强行抱回家。

我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走几步她就转过头来看看我。母亲说,回去吧!但我还是走了几百米。

母亲又转过头来说,回去吧!她开始有些哽咽了。我又送了父母一里多远,母亲转过头来说,回去吧!

她哭出声来。我站着不动,母亲转头跟在父亲后面。我含泪望着母亲背影越来越远……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从农村娃到大学生,再到留在城市工作,十多年来,我兄弟俩在父母的背影中一年又一年成长。

最难忘的是,在浙江义乌,我偶遇母亲的一次背影。

那年,父母没有回家过春节,高考后,我去看望离别一年半的父母,就直接找到了母亲的厂子。当时,母亲左手正拿着一个干巴巴的馒头,右手扭着水龙头,弯着腰,嘴对准水龙头喝水。见到我,母亲显然有点不知所措,她转过头看见我,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一慌。

她连忙解释道:“馒头干得要死,没水冲冲,根本没法咽下去。”

“让妈看看你。高了,高多了,还是那么瘦,东西吃到**了。”母亲有意转移话题,她把剩下的半个馒头咽了下去。

我望着背稍微佝偻的母亲,头发早已花白,额头的皱纹也显而易见,母亲老了,我突然感觉她老了。我放下行李,借口到卫生间去一趟,还没来得及关上门就大哭起来。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亲爱的母亲。

她老得如此突然,仿佛转眼之间的,毫无告知似的。

现在,我每天行走在城市里,上班下班,时常想起乡下的母亲。白天有时想起母亲的背影,老走神。

7.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顺序进行记叙的?(2分)

8.请你按记叙的顺序在括号里填入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2分)

父亲决定出外打工时常想起乡下的母亲。

9.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1分)

10.对母亲的头发进行了两次外貌特写,请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2分)。

11.文章的第二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4分)

12.文章第7段的画线文字中用了哪几种描写?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描写的文章内容,分析其。

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l3—18题(12分)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2)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 )色的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3)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4)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嘶托( )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幔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1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黛色2)pú f

14请说说开头这个文段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填空:(3分)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里的“承前启后”,“前”是指后”是指结合上下文理解,作者是用的写法未表现夏季特征的。

16.请你说说第(3)段紧承了第(2)段中的哪句话?(1分)

17“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采用的什么修辞手。

法?形象地写出了什么?(2分)

18你从第(2)、(4)段感受到作者给你描述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2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七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七。姓名评分。一 积累运用。1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词读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 迸溅 b ng 挑逗 ti o 沉淀 d ng 贮立。b 伶仃 l n 忍俊不禁 j n 花穗 shu 仙露琼桨。c 啜泣 cu 头晕目眩 xi n 嶙峋 l ng 峭璧。d 颤动 ch n 收敛 l...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6分 1 潮平两岸阔,月涌大江流 1分 2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分 3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1分 4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1分 5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分 6 观沧海 中借助奇特的想像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

语文试卷。一 基础知识 33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b 益 zh o 祸 xi 取。d i 慢qu n 释锃 亮。水泊湍 急。2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然后订正在空格里。2分 谈笑风生浅移默化走投无路春花秋实毛塞顿开。闲情逸至危言耸听熙来攘往鸦雀无声白驹过隙 3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