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语文复习试卷

发布 2023-02-17 09:59:28 阅读 3675

一、经典诗文积累(25分)

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共6分,多做不加分)

1)潮平两岸阔。

2)莫言下岭便无难。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开轩面场圃。

6)夕阳西下。

7思而不学则殆。

8<<,隔江犹唱后庭花。

2.依据提示默写。(选做4个题,共8分,多做不加分)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3)《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3.默写课文。(共11分,1题必做,7分;2.3题选做其一,4分。选做题要求写上题目和作者。)

1)朱自清《春》中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至“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郭沫若的《静夜》

3)李清照的《如梦令》

二、阅读理解(65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4-10题(20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 )而立刻随着(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4.甲文选自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2分)

5.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

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

6.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___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的特点。(2分)

7.甲文按___顺序写山色,从“__到“__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

8.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___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___的颜色,并突出其___的特点。(3分)

9.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10.其实写颜色的美态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钟爱。在我国灿烂的诗词文化中,也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请你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两句写在下面,并注明诗词篇名:(3分)

选自。二)阅读下列短文,做10—14题。(13分)

躺在母亲身边王晓明)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0、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

a处: b处:

11、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2分)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12、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3、试分析第⑩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4、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七年级期末语文复习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复习。姓名得分 一 积累。10 一 根据积累填入相应的诗词句。1侧坐莓苔草映身。2.时人不识凌云木。3.周公恐惧流言日。4黄衣使者白衫儿。5系向牛头充炭直。6.沉舟侧畔千帆过。7.万籁此俱寂。8蜡炬成灰泪始干。二 挑选以下词语中的四个,认真抄写在规定的地方,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 有中心...

七年级 下 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七年级 下 语文期末复习试卷。本卷共8页。满分1 0分。含卷面书写5分。另有附加题8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18分 积累。一 1.把下列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字迹工整 规范 美观。2分 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斑蝥 m o 攒 n 玉簪花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20kk 20kk学年度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a卷 100分 第 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 语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惩 ch ng 罚花鬘 m n 皑皑 i 锲 q e 而不舍。b.咿呀 y 字帖 ti 彷 p ng 徨羁 j 绊。c.脑髓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