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教案《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2-17 00:19:28 阅读 4280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教案《桂林山水》教学设计2

1.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点。2.背诵全文。3.检查生字、新词。

4.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文,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

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结合课文解释: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3.练习朗读(可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

板书。4.小结: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

观察:抓特点。观察时注意了山的形与色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

描写: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读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

三)检查生字预习。

四)指导背诵。

1.朗读练习。

2.熟读后再练习背诵。背诵时先求熟练,后求有感情。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

六)作业。1.抄写字、词。

2.背诵全文。

六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案例

六年级语文 桂林山水 教学设计案例。一 设计指导思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相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当然这也更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如何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热情,来进行本节课的 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优美的景色在日...

六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案例

六年级语文 桂林山水 教学设计案例。一 设计指导思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相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当然这也更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如何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热情,来进行本节课的 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优美的景色在日...

六年级语文上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

通过看图 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教具准备。挂图 投影或电影 录像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 课时。第一课时 一 引导学生进入 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