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实验操作

发布 2023-02-12 00:27:28 阅读 4329

编号:1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课题:杠杆的科学。

杠杆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杆上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本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以下几种作用:(1)传递力的作用;(2)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3)省力(但费距离)或省距离(但费力)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这些作用,最好选用重一点的物体,让学生亲自用杠杆去撬或抬,此外还可以利用杠杆尺、测力计进行一些定量的实验。

操作规程: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

一、第二、第。

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注意事项:1、使用时,教师应首先提醒学生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2、可以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成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当成使用的力,支架就是支点。

特殊说明:可以把六棱形的铅笔垫在尺子下面代替杠杆尺来进行实验。

编号:2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5课。

课题: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动滑轮可以省二分之一的力,但费距离,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使工作方便。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应该让学生亲自组装、实验;为了使学生了解滑轮的各种作用,在实验中最好采用测力计和直尺进行定量观测。

操作规程:1.把一只滑轮挂在支架上,将线绳穿过滑轮框架,嵌在滑轮凹槽内,在绳子的一端挂一个钩码(代表重物),绳子的另一端握在手中,用力把绳子向下拉。

可以观察到:滑轮只在轴上转动,并无位置的上下移动,所以叫做定滑轮;绳子另一端的重物被向上提起,这说明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2.用测力计测量提起四个钩码的力,记下读数。把这四个钩码挂在绳子的一端,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测力计的钩上,用右手食指套在测力计的金属圈中,把重物拉起,观察测力计的读数,与重物的重量大致相同。

这说明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图4定滑轮图5动滑轮。

3.放松连有测力计一端的绳子,使重物刚好下坠到桌面,用直尺量出此时测力计下部金属圈到桌面的高度。通过测力计把重物从桌面拉起,上升20厘米高,再测量测力计下部金属圈到桌面的高度。

经计算,可知测力计也大致下降了20厘米。这说明使用定滑轮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编号:3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5课。

课题: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动滑轮可以省二分之一的力,但费距离,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使工作方便。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应该让学生亲自组装、实验;为了使学生了解滑轮的各种作用,在实验中最好采用测力计和直尺进行定量观测。

操作规程:1.把线绳穿过滑轮框架,嵌在滑轮凹槽内,绳的一端系在支架上,另一端握在手中。

把一个钩码挂在滑轮框架的钩子上。用力向上拉一下绳子,再向下放一段绳子,可以观察到:滑轮不仅能转动,而且位置能上下移动,所以叫做动滑轮;向上拉绳子,重物随滑轮上升,向下放绳子,重物随滑轮下降,这说明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在动滑轮下面挂四个钩码,把绳子拴在测力计的钩上,用右手食指套在测力计的金属圈中向上拉,把重物拉起,观察测力计的读数,大约相当于重物重量的二分之一。这说明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二分之一的力。

图6滑轮组。

3.放松绳子,使重物刚好下坠到桌面,用直尺量出此时测力计金属圈到支架的高度。通过测力计把重物拉起,上升10厘米高,再测量测力计金属圈到支架的高度。

经计算,可知测力计大致上升了20厘米。这说明使用动滑轮时,绳子拉动的距离相当于重物上升距离的2倍,即费距离。

编号:4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6课。

课题:滑轮组。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动滑轮可以省二分之一的力,但费距离,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使工作方便。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应该让学生亲自组装、实验;为了使学生了解滑轮的各种作用,在实验中最好采用测力计和直尺进行定量观测。

操作规程:1.把一个滑轮挂在支架上做定滑轮。

把绳子的一端系在支架上,另一端先绕过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把重物挂在动滑轮下面,向下拉动绳子,重物被向上提起。这就组成了一个滑轮组。

2.用与前面相同的实验方法研究滑轮组的作用,可知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使用这样一个滑轮组时能省大约二分之一的力,但要多费大约一倍的距离。

编号:5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7课。

课题:斜面的作用。

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材料: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操作规程: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

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注意事项: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编号:6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5课。

课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仪器,结构比较复杂,使用时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方能正确地观察物体,获得准确的信息资料。正确地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是:①安装。

②调节。③观察。④记录。

⑤整理。

操作规程:取镜和安放1、一只手(右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左手)托住镜座。2、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平坦的桌面)上,向着光摆放;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转动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1、使用显微镜的工作场所应当清洁、干燥、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存在。

2、工作台面和凳子的高度要适当。镜检时,即便用单目显微镜,也须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观察。以便右眼绘图或记录。

如一只眼睁,一只眼闭,眼睛容易疲劳,无法久看。工作时间较长时,可两眼轮流观察。

六年级实验操作

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 光 热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是否由蜡烛燃烧产生 烟尘等。方案二 教师教学用书第63页。三 p16第6课食盐和水泥。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一 食盐的变化。器材 烧杯 玻璃棒 蒸发皿 三角架 石棉网。方法 把食盐放入水...

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下册。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 实验题目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二 实验要求 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三 实验器材 显微镜 洋葱 镊子 滴管 载玻片 针 盖玻片 吸水纸 纱布。四 操作步骤 1 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适用。2 用纱布将载玻片 盖玻片擦干净。3 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4...

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实验。一 鸟喙与取食。一 实验题目 鸟喙与取食。二 实验要求 不同的鸟是怎样取食的。三 实验器材 米粒 葵花子 橡皮虫 泡沫塑料颗粒 硬纸剪的小动物 钳子 汤匙 镊子 起钉器。四 操作步骤 1 按下列方式准备 食物 木棍洞中的米粒 葵花子 藏在纸屑中的橡皮虫 漂在水中的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