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标解读稿。
一、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
依据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
小数是数书写的一种形式,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中这样规定的:(课标p20)
与《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对应的目标是: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显然是笼统的,我们要对其进行分解(即细化),分解时,先分解知识(即目标中的名词),再分解认知行为(即动词)。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通过分析,这里需要解读的关键词主要是:“进一步认识”、“小数”、“进一步体会”等。
第二步:分解知识性关键词。
关键词中的知识性关键词是“小数”, 小数”是一个数学概念,它包括“小数的产生、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需要若干课时来完成,我们只先研究其中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节内容。
我们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再做进一步的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包括“小数的产生、小数的单位、小数的概念、小数的特征等。分解到这里,我们对分数这个概念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
第三步:分解行为动词。
关键词中的行为动词有“进一步认识、进一步体会,会运用……表示,能交流……”这里的“认识”和“体会”属于认知行为动词,我们应对其进行分解,“进一步”是对“认识、体会”的修饰。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其可以分解为: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
体会”也可以分解为:体验、感受、交流、感知、经历等。
进一步”是指“继续向前,更进一步;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
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中呈现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从中寻找与《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
其分解方法同上,不同的是《教师教学用书》对小数的产生的要求是“知道”,对“分数的意义”的要求程度是“理解”,我们对此“知道、理解”进行分解如下:
认识”可以分解为“说出、指出等。
理解”可以分解为: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课标中的内容目标是最低目标,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教师教学用书是专家对课标解读后编写的,其中个别内容的目标会略高于课标中的目标要求,这是正常的,因为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对课标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进行课标分解主要是分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教师用书中的目标可以作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参考。
依据三:教材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内容。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安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的第一节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小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因此教材在编排《小数的意义》内容之前先安排了《小数的产生》的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从学生测量和计算的实例,揭示出小数的产生,接着运用米尺联系分数来讲小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感悟。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归纳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然后认识小数相邻间的进率。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难点。
依据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第一课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再现已有的小数知识。从而明确小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以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陈述。
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分析(老师们还要结合自己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出《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等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的能力。
三、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后,用什么方式检查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就要设计评价方案,主要包括评价的方法及目标的达成度,评价方法一般采用课中提问、观察及评价样题等。如:
1.通过经历实际测量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活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0%。
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达标率85%。
四、教学过程预设。
本环节是结合小学数学学科推荐的“问题—**”教学研究模式,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流程预设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一节概念课,“问题—**”教学模式对概念课教学提出了四个环节:
一、铺垫预伏。
二、**新知。
三、巩固发展。
四、总结提高。
一、铺垫预伏。
填空(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1是( )分之一0.6里有( )个0.1。
个0.1是10个0.01是(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设计意图:适当复习有关计量单位的知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基础。
二、**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学生量,反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投影出示一把尺,在尺下标上几个箭头,让学生填出所指的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到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让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两两交流后师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小组交流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陪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巩固发展。
1.填空(p55.1题)
2.判断:(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4.做练习九的1至4题。
四、总结提高: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小数表示。
计数单位: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記作0.1,0.01,0.00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复习
1.是一个两位小数,a b c d分别是 中的某个数字,且各不相同。请写出满足ad b的两位小数。2.小红在读一个小数时,没看到小数点,结果读成了七万零四,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3.四个小伙伴量体重,结果分别是36.4千克,40.8千克,36.6千克,40千克。已知小玉比小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计算练习
1 一个小数是由3个一,7个百分之一,8个万分之一组成的,这个小数是。75这个数中的7在 位上,计数单位是。05中含有 个0.01。80.928,5个 是0.5。个0.01是10 0.04 7.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 位,右边第二位是 位。8.于490000000 亿,326700 万。二 直接写出得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质导学案
乌伊岭区一小学四年数学下册导学案主备 审核人 学生姓名 编号 009 备课日期 3月 23日授课时间执教人。第四节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页内容。学习目标 1 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2 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 或高级单位 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 或第几单位 的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