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个人整理版

发布 2023-01-30 12:03:28 阅读 9315

平移、旋转、轴对称。

1、平移: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照直线方向移动。

2、数平移格数:我们在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多少格,可以先找出平移前后的对应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3、 画平移的方法: 先画找出原图中的顶点,再画出每个对应点平移后的点,按原图连接这些点。

4、旋**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照某个点转动。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5、画旋转90°的方法:(1)、点对点(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对齐图中绕的那一点)

2)、边对边(三角板的直角边对齐图中的一条边)

3)、描画出另一条直角边(注意描画的长度)

6、顺时针: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逆时针: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

7、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8、对称轴用点划线表示,并且要超出原先的图形。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9、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条数(★)

认识多位数。

10、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十,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11、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12、位数:一个整数中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13、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

14、读法:

1)、先分级,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

2)、每一级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3)、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15、写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没有数,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16、改写:①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上万。②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和万级的8个0,写上亿。

17、近似数:①先分级。②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哪一位的下一位。③选用四舍五入看看是向前进1还是直接省略。

18、比较大小:①数位多的数一定比数位少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9、符号“/”在单位中读作“每”,比如160千米/时,读作:160千米每小时。

20、速度的意义: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比如,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米。

23、积的变化规律: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2 = 8 ;4×20=8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2)两数相乘,两个乘数都扩大几倍,积也扩大两个倍数的乘积的倍数。

例如:6×9=54;60×90=5400 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10×10=100

2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在列竖式笔算乘法时要注意先把末尾数对齐才能计算,然后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与三位数相乘(与十位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积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结果。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5、常见的数量关系。

1)**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6、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开关键on/off) ce更正键 ac清除键。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2、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

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28、(1)长方形:面积÷长=宽面积÷宽=长。

18÷3=6米 ,算出增加长方形的长,这个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2)倍数关系(题目中的两个量都不知道,只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3)和差关系((题目中的两个量都不知道,只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4)已知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①(和-差)÷2=小的数小的数+差=大的数。

(和+差)÷2=大的数大的数-差=小的数。

注:3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5)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8=16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两个数,才会一样多。

(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解法:一、①(和-2×8)÷2=小的数小的数+16(注意不是加8)=大的数②(和+2×8)÷2=大的数大的数-16=小的数。

二、倒推法先假设大数已经拿8个给了小数,两个数已经一样多了

总数÷2=平均数。

小数变成平均数是因为得到了8个,要求原来的,那应该把8个减去

平均数-8=小数。

大数同理应该加上8个。

平均数+8=大数。

6)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倍(假设7倍),把大数拿一些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应该先画出线段图,看大数应该拿多的倍数的一半(如果多6倍,那么应该拿给小数的应该是3倍),两个数一样多,再看一半倍数所对应的量是多少个,从而先求出一倍的量(一般情况下是小数),再求出大数。

7)已知长或宽增加了多少米,面积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

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

可以先根据增加的面积和长或宽增加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

8)已知长或宽减少了多少米,面积就减少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

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

可以先根据减少的面积和长或宽减少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

运算律。28、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29、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30、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个规律叫做乘法交换律。31、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2、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3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34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除数的和。

35、乘法分配律逆运算:a×c+b×c=(a+b)×c 或a×c-b×c =(a-b)×c

36、需要记忆的常见算式:25×4=100, 125×8=1000

37、必考题型 19×99+19 98×37 125×25×32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任意三角形都有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3个底。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5.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快速判断)

6.三角形按角份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7.三角形按边分: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8.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9.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都是60°

11.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12.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三个锐角。

13.(1)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4)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4、平行四边形特点:①对边平行而且相等②对角相等,邻角和是180°③平行四边形有两组高,每一组有无数条④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

在推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不变,内角和不变,但是高在变短(电动伸缩门、铁拉门、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15、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升和毫升 1升 1000毫升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 除法主要步骤。将除数估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 判断商是几位数 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大商是两位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 想乘法口诀,然后用商乘除数 用商减刚刚的积 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2 试商时,将除数看作...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复习卷

四下语文第四单元归类卷。班级姓名。一 要掌握的词 1 疾病呈现给予监测堵塞症状遗像永恒斩钉截铁。番茄盲童忙碌蔬菜亲戚清脆房屋捐献真情无悔 脖子摔倒瘦小亚军旷地雨滴掀起娇嫩翻山越岭。纤弱声色俱厉身先士卒突发奇想大雨如注滂沱大雨。2 效率娴熟疲惫通畅搏斗劳累仰面责怪轮流闭上。附近闷热雷声大作聚精会神 咳...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复习卷

四下语文第七单元归类卷。班级姓名。一 要掌握的词 1 积蓄包裹拖鞋鬼脸干啥搬家稠密繁衍一气呵成。瞻仰浑浊磁力整个吞没体积竹篙任凭宋庆龄。衣衫不整一塌糊涂蓬蓬勃勃枝枯叶落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提心吊胆谈笑风生专心致志波浪滔滔鼓浪前进。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2 蓬乱纳闷温柔穿戴冷不丁手把手粗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