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上册《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1-29 14:23:28 阅读 6694

四年级上体育《立定跳远》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知道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和根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用正确姿势完成立定跳远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同时能够乐于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弹性屈伸与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

教学难点:上下肢体动作协调配合。

三、教学流程。

一〕开始局部。

1、课堂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检查服装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节课教授的内容与要求。

4〕学生才艺展示。

5〕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

1〕绕操场慢跑1圈。

2〕徒手操和专项准备活动:第一节扩胸运动第二节振臂运动第三节正压腿第四节侧压腿第五节活动手腕和脚踝第六节体前屈。

二〕根本局部。

新授:立定跳远。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学生认真观察。

2、引导学生分析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及各环节的动作要点。〔1〕预摆〔2〕起跳〔3〕腾空〔4〕落地缓冲。

各环节动作要点:〔1〕预摆动作要点:双脚自然站立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上体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两臂自然前后预摆,同时两腿随着协调性弹性屈伸。〔2〕起跳腾空动作要点:第。

一、双腿快速用力登地,第。

二、腿登与双臂摆动的协调配合,第。

三、髋关节的充分伸展。〔3〕落地缓冲动作要点:落地前注意收腹屈膝,小腿尽量前伸,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并立刻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保持身体平衡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要保证我们立定跳远的有效距离即立定跳远的成绩。现在请大家认真听我说立定跳远的有效距离的测量方法:

从起跳线的最前沿到跳出去后身体最近接触地面的位置距离。也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一般情况下从起跳线开始到后脚跟的距离。

如果身体后仰了手扶到了地上,那就从起跳线到手扶的地方的距离就是跳远成绩。并不一定是脚。

3、学生自主练习体会立定跳远的动作。定时练习3分钟。

4、学生推优展示个人练习效果。师生共同评价。

5、思考: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有哪些?要想跳的更远怎么办?

因素1、双腿的爆发力2、身体的协调性3、

6、针对性集体练习〔1〕双腿爆发力练习方法_蹲跳起1、方法:预备姿势,自然站立,动作路线:屈膝下蹲,两臂向后摆,两腿迅速用力登伸向上跳起,同时两臂快速有力的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动作轻巧,屈膝缓冲。

重复进行。每次3_5组,每次8__12次。组织形式:

教师一声哨声,学生集体喊一个数字。〔2〕协调性练习方法__跳起展体。动作方法自然站立。

动作路线:原地起跳,在起跳最高点的过程中,将身体完全展开。落地呈准备姿势。

2、〔教师可先示范练习2一次〕

7、学生练习3--5次后,个人自主推荐展示立定跳远动作,体委和学生共同评价。

展示地点:沙坑。

8、小结: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和相关动作重点突破方法、

9、游戏:青蛙跳荷叶接力赛。

方法:在相距15米远的地面上组织学生接力赛,将全班分**数相等的6个小组,每组设置一名组长,两个体委设为起点和终点的裁判员,各组队员现在站在起跳线后,等候教师发令哨声,起点裁判负责监督各组队员的犯规则等情况,终点裁判负责各组的名次判定。游戏方法:

各组队员听到教师发令后由第一名队员连续跳跃出发至终点,然后站到终点线后,下一名队员在出发,直至最后一名队员完成比赛,哪一队先完成就为获胜队。

道具:标志牌和跳绳。跳绳12条,标志牌24个,体操垫12块。

三、结束局部。

1、放松活动:轻揉捏腿。

2、课堂效果总结:以表扬为主。

3、下课。

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城区二小 三知三学三查 研讨课导学案。学习内容课题导学用具。第 1 单元第 1 课 小节 第 1 课时。立定跳远。主备教师辅备教师。科目。体育。四。班级。知识。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与。技能术动作。三维目标。过程。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协调性 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与。方法...

二年级体育下册立定跳远教案

备课。时间。主备人。所在单位主备人。复备。时间。授课教师。所在单位授课教师。一 立定跳远。课题。二。游戏 打沙包。课型。室外课。项目。内容。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教。学。2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意识目。标。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四年级体育教案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领会技术动作的要领,在思想上认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2 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3 情感目标 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们即能用心去理解,又能通过锻炼去提高。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刻苦锻炼的品质。2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