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发布 2023-01-28 03:07:28 阅读 8617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

5、教学措施。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我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

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

(2)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3、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1)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

(2)要动情用理,辨析导行。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鼓励学生暴露思想,大胆发表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

六、课时安排。

授课25课时,机动5课时,总计30课时。

七、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了。为了有序地开展工作,也为了使工作少走或不走弯路,特制定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指导思品的教学工作。一 基本情况。而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 能力 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 他人 家庭 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阿克吾斯塘乡中心小学。授课教师 古丽尼沙 沙塔尔。阿克吾斯塘乡中心小学2016 2017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 学生基本情况。四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均热爱学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有一定的自理能...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真大,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 有许多名山名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四 教学目标和任务。1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自尊 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会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2 引导学生走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