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发布 2023-01-28 03:03:28 阅读 3957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阿克吾斯塘乡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古丽尼沙·沙塔尔。

阿克吾斯塘乡中心小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四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均热爱学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学习兴趣不浓,目的不明,对待学业得过且过。

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教学内容、目标。

本册仍是四个单元:1.通讯与生活;2.让诚信永相伴;3.我们的民主生活;4.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发展,学会利用、获取、辨别信息,感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社会需要诚信,努力做诚信的人;

3.了解民主的形式,培养民主意识,主动参与民主生活;

4.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物保护意识。

三、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示意图、地图和**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话题展开,亲自**,有所发现和感悟。

4、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资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了。为了有序地开展工作,也为了使工作少走或不走弯路,特制定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指导思品的教学工作。一 基本情况。而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 能力 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 他人 家庭 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4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 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 社会公德。以 伸出援助的手 爱心小组 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 我当小记者 我来当编辑 等活动,让学生...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真大,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 有许多名山名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四 教学目标和任务。1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自尊 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会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2 引导学生走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