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发布 2023-01-25 19:16:28 阅读 2443

问为核心,构建活泼生动的课堂。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以《问为核心,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为题,以《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为例,向大家汇报自己在科学实验课中的一些研究与思考。

溶解的快与慢》位于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中的第5课,教材用“哪一个溶解的快”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两个实验活动,通过在搅拌、水温等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对比实验。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研究影响物质溶解的快与慢的因素,观察和记录搅拌、加热、颗粒的大小对溶解的现象的影响。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学交流与合作,养成严谨与科学的学习态度。

在确定了目标后,我进行了课前丰富的知识储备,确定我我的一教教案:

活动一:哪一部分溶解得快教师导入板书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一、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1、怎样加快物质的溶解?学生回顾学习过的食盐的溶解2、怎样进行实验证明搅拌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呢?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设计两组实验,其中有哪些相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条件。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搅拌的实验,并填写记录表。二、水的温度对溶解的影响。

1、猜测水的温度对食盐溶解的速度有何影响?2、做对比试验时该注意哪些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展示结果,填写记录表,教师指导。

活动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1、影响水果糖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做实验时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因素?

学生自行设计和研究,每一小组只研究一个对溶解快慢产生影响的条件。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合作,改正和完善设计方案。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

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物质(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与慢与液体是否被搅动、水的温度有关。搅拌和热水都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然而在执教的过程中,课堂变成了学生做实验游戏场所,一节课下来学生缺少对实验的**,缺少对实验要求的思考,在进行搅拌实验时,学生居然忘记了这次实验的目的,整节课我是信心满满的走进教室,却垂头丧气走下来。

面对第一次失败,我反复对照课标,反思课堂,寻求根源,我发现自己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是在教学设计上,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有所偏离,我过于注重实验本身,而忽略了科学课堂应有的科学味!在重新整理思路后,我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创造良好的氛围,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条件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也更好的认识了科学的本质。

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与思考,如有不对之处敬请专家指点。

一、因势利导,知行和谐统一。

本着科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的基本方法,把科学教学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经验、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这这节课的基本理念。因此,在二教前,我将教学重点定为:研究加快食盐的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定为对比实验中,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结合现实生活,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同时,也懂得实验原理。

课前三部曲。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热水泡砂糖要溶解的快,炒菜的时候用细盐比粗盐要溶解的快的现象,但这仅仅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说只是一个前概念,这节课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四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在自己动手操作时往往容易忘记对比的条件,而造成实验的失败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对比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使三个对比实验各有训练重点,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把握重难点: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改变了知识本位的思想,知行统一,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如图一。

细分板块:在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我再次将整节课划分为三大板块,明确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总目标。

板块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兴趣。

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我设置了问题情境,给客人尽快喝到糖水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这节课的主题。

知识目标: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溶液是否被搅拌有关。

知行统一。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体验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验**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发展科学实验的意识。

重点: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

难点:在对比实验中,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板块二:结生活实际,使学生乐于**。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搅拌和热水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的实验,运用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使方糖溶解得快,学生亲历对比实验的过程,认识到科学实验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板块三:拓展延伸,发展兴趣。

通过设计怎样吃糖的活动,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经过这样一个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课堂已经从一个个简单的实验变成鲜明有层次的图画,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跳动。

二、巧思妙想,构建活泼课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兴趣的所在。

针对一教出现的目标与课堂脱节的状况,教学中我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实现知行统一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兴趣。

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泡糖水,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给客人泡糖水并让客人尽快喝到糖水的情境,从而引出课题,唤起学生的体验。

2、结生活实际,使学生乐于**。

接着我先用多次用到的食盐作为观察材料,首先,我让学生谈一谈用什么方法可以加快它的溶解呢?学生很快地想到了搅拌和使用热水,我再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加快了这个过程呢?为了防止学生还不够理解,我举出“我们赛跑中跑得快是相对慢的人来说的,如果没有慢,我们无法知道另一个人跑得快”学生很自然的理解要设计对比实验的意义。

在这一过程,我提出了一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要设计对比实验?

问题二:在对比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不同条件和相同的条件?(搅拌和热水分别谈一谈)

问题三:为什么每组实验中只改变了一个条件?

在实验前,我引导学生充分讨论进行对比实验要注意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提出只个改变一个变量,其他条件不变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学生逐步理解了对比实验的意义,并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实验,为下一个环节做足准备。

在动手操作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体验了**的乐趣,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实验结论:物质(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与慢与液体是否被搅动、水的温度有关。

搅拌和热水都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接着,运用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使方糖溶解的最快,提出了最快的概念,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设计出研究方案,这样一过程,使得科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拓展延伸、发展兴趣。

这部分为了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我奖励学生每人一颗糖,让学生边吃糖边想,你是怎样加快这颗糖的溶解的呢?我若想慢慢品尝这块糖,又该怎么做呢?

我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将科学概念外化为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三、集思广益,增添活泼色彩。

在课堂上,有两小组在验证热水是否能加快溶解的时候,出现了冷水比热水溶解的快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实验的失败。在这里我留有时间让全班一起讨论,分析失败可能的原因,学生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虽然在课堂上没来得及验证,但是可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展示学生发言,生一:加入的食盐的量不是一样。冷水中的食盐比热水中的少。生二:烧杯的水量不一样。冷水比热水多。

生二:同时进行搅拌的时候搅拌的速度和力度不一样。

纵观整个课堂,我认识到,科学教学应该更重视学生的自主**以及**的思维方式。巩固知识以及科学实验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我们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参与课堂,自然而然地理解科学知识和规律。只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目标的准确定位,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给科学的学习增添点活泼元素,小学科学课堂定会绽放出具有生命力的光彩。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龙岗四联小学刘月香。教学背景分析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因素 物体颗粒的大小 水的温度 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之前学生已学过溶解,尝试做过溶解的实验。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溶解一些物质的经历,因此本课学生很容易想到一些溶解的办法。本课教学活动可以设计三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 搅拌能...

溶解的快与慢四年级上册科学 2

第二单元溶解。第5课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背景 本课教学是建立在前面4课学生对溶解的理解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前面几课的教学学生多次在实验中使用了 搅拌 本课从 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从而让学生总结出 溶解的快与慢 可以用到哪些方法。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 即表面积的大小 水的...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封面 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设计理念 溶解的快与慢 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5课,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 溶解的快慢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