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6 3《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1-11 14:40:28 阅读 1198

阜宁县明达中学初二物理导学案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学会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2)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重难点。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

要点1】 固体的密度测量。

活动〗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讨论〗这个实验的难点是什么。

阅读〗 (1)量筒和量杯的说明书,知道其作用及相关参数。

2)整理量筒和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

总结〗思考〗如何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方案〗写出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报告:

器材: 。步骤: 。

表达式。评估〗实验中哪些环节容易形成测量误差,如何减小误差?

练习〗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

要点2】 液体的密度测量。

活动〗测出水的密度。

方案〗器材:天平、一杯水、量筒、烧杯。

步骤:(1)测出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倒入的水,测出的质量m2

3)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的体积v

表达式。评估〗这个实验中哪些环节容易形成测量误差,如何减小误差?

练习〗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

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__

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

四、达标检测。

1.张亮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填“左”或“右”)。

2)他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依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牛奶的密度为 g/cm3。

(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2.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刻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阜宁县明达中学初二物理导学案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巩固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3)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

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

要点1】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

例1〗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cm3样石的密度为g/cm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小明测食用油的密度时,最初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33.4g,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l)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

2)食用油的密度为g/cm3k g/m3;

3)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 ;

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根据算出食用油密度。

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大”或“小”)原因是。

拓展〗(1)如何测出不规则木块的密度?(木块浮在水面上)

2)如何测出不规则糖块的密度?(糖块会溶于水中)

3)如何测出不规则大石块的密度?(大石块不能直接放入量筒)

要点2】 密度知识的综合应用。

鉴别物质〗市中****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间接测量〗(1)一个瓶子能盛1k**,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煤油?

2)有一捆横截面积是2.5毫米2的铜丝,质量为89千克,不用尺子量,计算出这捆铜丝的长度。

例3〗你所在的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例4〗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 1.0×103 kg/m3b.1.16×103 kg/m3

c. 1.75×103 kg/m3d. 1.2×103 kg/m3

四、达标检测。

1. 一尊大理石人像的高度是质量为50kg的人的高度的两倍,若大理石的密度是2.7×103kg/m3,。可以估算这尊石像的质量大约是kg。

2.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kg,水的体积是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3.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ρ油=0.9×l03kg/m3)

(1)该瓶子的容积;

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kg。

3) 用该瓶子装某种液体最多能装多少2.4kg,该液体的密度多大?

五、课后巩固。

1.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b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g。

2)请按照图22a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第二步g。第三步。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下 8.3 摩擦力 教学实录。图布新巴图。摘自 tu的博客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发现问题 教师 市民守则 的第七条内容还记得吗?学生 不乱扔杂物。教师 乱扔瓜果壳不但不卫生,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请同学们看一段录象。录象 一块西瓜皮害了一条人命,这一飞来之祸与摩擦有关 发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2009年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科学 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0.5物体的浮与沉。徐州市撷秀中学聂万里。10.5物体的浮与沉徐州市撷秀中学聂万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水中有的沉下去 有的浮起来这一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 1《压强》教案

支显宗中学八上物理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0.1压强1 1 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图。2 通过 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起压强的定义 公式。教学目标。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 帕 pa 4.通过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分析选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 及发散思维能力。重点 知道什么是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