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1-09 11:32:28 阅读 4398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3、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运用。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重点、难点: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缜密的结构,生动的语言;

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教法、学法:学案导学法、诵读法、个性解读法、点拨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完成导学案,标出疑难。

教学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学】一、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 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2、了解“书”这种文体。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文中相关人物: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康乐: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18岁时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批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山水作为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诗人。

他的诗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歌的形成。因此赢得了中国山水诗派开山鼻祖的称号。

二、初读文章,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陶弘( )景谢徵丹阳秣( )陵夕日欲颓。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晓雾将歇( )沉鳞( )竞( )跃。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疏通文意。

1.借助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五色交辉( )四时( )俱( )备晓雾将歇。

夕日欲( )颓沉鳞竞跃( )

欲界之仙都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2.对照课下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

课堂导学】一、新课导入(3分钟)

配乐赏美景。(出示风景图)

师:静静地倾听着美妙的**,欣赏着秀丽的自然风光,请大家运用优美的语言把你眼前这美丽的图景口头描绘一下。

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总是让人心动难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如诗如画的山水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板书课题)它就像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一定会让你怦然心动。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分钟)

三、检查预习(2分钟)

1、解题:答……

谢中书……书……

2、了解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时期的家、 家。

和家,著有。

四、疏通文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3分钟)

2)检测学习情况(4分钟)

读准字音。(课件显示)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课件显示)

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课件显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结构。(5分钟)

学生齐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出总领全文的一句话。

2、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3、“一切景语皆情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

六、品读赏析,体会文章的意境美。(12分钟)

1、作者为自己能欣赏到如此绮丽的自然风光而满心欢喜,那大家的脑海中是否也浮现了出了一幅幅醉人的画面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我从文中句中,读出了之美,你看的句式把令你心醉的画面给大家描绘一番。(2分钟)(课件显示)

示例:我从文中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中,读出了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课件显示)

明确: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读出了色彩配合之美,你看,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读出了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读出了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2、品读着作者的美文,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的江南美景,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画面,配乐吟诵出课文内容。(2分钟)

七、合作**,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7分钟)

作者描绘的江南风光美不美,我们想不想也写出这样美的文章呢?那我们来**一下,作者是如何写景的。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八、拓展练笔:(6分钟)

运用所学的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你所看到的美景描绘出来。

出示**)九、课堂总结:(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徵,也为我们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纯净和平和。这是一篇集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内容美为一体的文章,读完让我们齿间留香,这是一篇深情满满的文章,读完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动,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我们祖国大地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

请记住:(出示课件)

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教学反思:答谢中书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山水小品。全文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

本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优美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另一方面,本文结构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

所以我把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缜密的结构、生动的语言作为学习的重点。“点石成金”,金固然珍贵,可是点石成金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把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学习文章的目的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写作的方法,以便于把眼前看到的、心中有的美景更好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目的。

**是调动人情感最好的方法之一,而学生的心情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有感于此,在教学《答谢中书书》时,我在课前一分钟,利用多******《高山流水》配以美图,让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走进美图,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山水之魅力,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口头描绘出来,为后面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做铺垫。学生通过听、看、说已经参与到学习中,此时教师顺势激情导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进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自学情况并给与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快乐地进入自学疏通文意的环节,然后通过自学检测掌握本课的重点文言词语和重点句,达到疏通文意的效果。

因为学生已经提前预习了,而且本文短小易于理解,所以此环节比较顺利。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虽然个别差生有难度,但在优等生的帮助下,问题等到了解决。通过用给定的句式来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因为给出了示例,所以学生能不同层度地品味赏析意境美。

在此环节中学生在描述自己体会到的美,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在此环节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了画面感,这时通过多**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让学生配乐吟诵出相应的语句,不仅练习了课文的背诵,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此文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学生被眼前的美图深深地吸引,**相得益彰,此时我紧紧抓住学生的心里激发:

作者描绘的江南风光美不美,我们想不想也写出这样美的文章呢?那我们来**一下,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学生纷纷参与**,小组讨论热烈,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学习了本文的多角度写景的写法。

然后激励学生牛刀小试,运用所学写法描绘多**出示的美图。指生读自己的写景小片段,与以上课时的口头表达的内容形成对比,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多角度写景方法的好处。课堂结束前,教师的总结,告诉学生美无处不在,要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更要积极地用文字歌颂美。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整堂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深入浅出,即授之于鱼,又授之于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各环节在时间分配上也较为合理。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了写作技巧的学习,还锻炼了学生说写的能力。所设问题紧扣重难点,形式多样,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有小组的讨论交流,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提升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此教学设计配以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了多**优势,调动了最适宜的教学资源,增大了教学容量,创设了教学情境,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只是教师缺少范读,学生听录音和听老师范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后一定要多给学生范读,达到敬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案

2 问题 1 结构分析。要点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第二部分,从 高峰人云 到 沉鳞竞跃 写景。第三部分,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三 问题 2 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提示 可从以下几方面赏析 描绘的景物 写景视角 境界特点 点睛之词 要点 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言语句,积累 交辉 乱 颓 竞 与 等词语,并了解骈文特征。2.学习用精准的词语 恰当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3.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 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及欣赏山水之美的超然心境。教学过程 一 解题 巧设...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之 答谢中书书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 是陶弘景给谢征的一封回信。陶弘景 452 536 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 今江苏江宁县 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南史 后隐居句曲山,可是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