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

发布 2023-01-07 09:11:28 阅读 601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为:被。歌:诗的体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2.全诗段意。

①秋风破屋——惨 ②群童抱茅——悲 ③长夜难眠——哀 ④广厦庇寒—一愿。

3.思想内容。

这首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现实,而且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的呼喊。

4.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

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

‘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

“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最末一段,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5.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人。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2.品味鉴赏。

全诗共十八句,如诗题所示,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后八句)。开头两句,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教案

30 诗五首。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 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 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 1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 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准备。1 多 据陶潜 饮酒 其五 作的诗意画,行路难 配图。2 范读带 有关五首诗的录音。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的 1 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2 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 饮酒 其五 一 导入。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 诗经 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 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导学案之八

30诗五首。学习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的情味,领悟诗的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二 自主学习。一 字词梳理。1.给加点字注音。庇 突兀 掣 箸 瀚海 金樽。挂罥 沉塘坳 布衾 解释词语。喧 辩 忘言 珍馐 直 俄顷 安得 浩荡 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