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科单元自测题 4

发布 2023-01-06 23:30:28 阅读 5092

姓名班级成绩。

g取10n/kg)

说明:本试卷共100分,共6页,以第九单元为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平衡力,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b.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2.如图,在体育中考时,由于很多同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当的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a. b. c. d.

3.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木块对小车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4.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5.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这本书的受力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它受到的重力和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射出去的子弹还能在空中飞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受到惯性,因此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b.子弹具有惯性,因此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c.子弹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因此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用手拍被子可以打落灰尘,关于这一现象,小明的解释有如下几点:①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②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③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④一只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这四句话最合理的顺序是。

abcd.③②

8.小刚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头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1),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2)。对这两种情况,下列解释最合理的。

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的上身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9.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μmgb.3μmgc.2μmgd.μmg

10.如图,小明用水平力f压紧贴竖直墙壁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为了确保木块不滑下来,再加大些水平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墙壁对它的摩擦力增大。

b.木块受到墙壁对它的摩擦力减小。

c.木块受到墙壁对它的摩擦力不变。

d.木块受到墙壁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g取10n/kg)。

12.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13.在汽车里,靠右侧窗户坐着的乘客,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分别有何感觉?

1)汽车突然启动。

2)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刹车。

3)汽车突然左转弯。

4)汽车突然右转弯。

14.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

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为f与血液速度v成正比,即f=kv(其中k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段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设血管内径为d1时所需的压强差为△p,若血管内径减为d2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__倍;血管两段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倍。

15.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作,该工件重1200n。当起重机以2m/s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n;当起重机以5m/s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n,拉力的方向为___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工件受到的拉力为___n。

16.2024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___和___力的三要素)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球离开脚后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球具有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由于球受到的作用。

17.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

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18.在弹簧下挂一个重5n的物体a,保持静止状态,则a受到___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是___n,方向___与此同时,a还受到___力的作用,且根据___知识,可以确定它的大小是___方向。

19.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b车司机看到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由于___仍撞到a车,造成追尾事故(如图)。观察a车尾部,说明力能够。

20.如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8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是___n,与总重力相平衡的力是___力。

(g取10n/kg)

三、综合题。(共30分)

21.作图。(6分)

1)一块木块在光滑的斜面上匀速滑下,请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2)用大小为10n的压力把一块木块质量为2kg按在墙壁上,使它处于静止,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以及它对墙壁的压力。

3)在如图所示中画出质量为5kg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货物如图所示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a物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后匀速直线运动.(b未落下)

22.(6分)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3)实验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3.(6分)如图所示,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现象吗?

1)“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一双。”静止在地上的鞋受哪几个力的作用有几个写几个)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2)“大老鼠,不偷油;专偷鞋,真叫行。”老鼠用力拉鞋,鞋会运动,不拖鞋,鞋就静止,这个现象说明了。

3)“拖走一只鞋,还剩一只鞋。”天亮了,没被老鼠拉走的鞋为什么还能在原来的位置保持不动?

答。24.(7分)“在水平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牛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科单元自测题

姓名班级成绩。说明 本试卷共100分,其中包括第1 4单元的所有内容,以第4单元为主。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越频率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带耳罩是在声源处处减弱噪声。2.为了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八年级物理学科单元检测题

本试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卷 i 现象 实验 结构 方法 本卷满分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情景中,受到的浮力不变的物体是。a 正在码头卸货的轮船b 慢慢压入水中的空矿泉水瓶 c 海面下正在下潜的海底探测器 d 逐渐浮出水面的潜水艇。2 ...

八年级单元自测题历史

第五单元自测题。一 选择判断。二 相关连接。13.请用线把下列相关问题连接起来。三 观察思考。14.万隆会议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在会上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15.apec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简称,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 间经济合作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 新世纪 新挑战 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