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学科单元自测题

发布 2023-01-02 14:54:28 阅读 9104

姓名班级成绩。

说明:本试卷共100分,其中包括第1-4单元的所有内容,以第4单元为主。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越频率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带耳罩是在声源处处减弱噪声。

2.为了**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目的是。

ab.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

cd.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给发烧病人测量体温后放在20℃的室内,体温计一直显示着39℃的示数,说明水银这种物质具有“热胀冷不缩“的反常特性。

b.课本上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弦外之音,这可以解读为:冰的熔点与气压有关。

c.营养专家建议,炒菜时不要先把盐直接撒在高温的锅里,而是在炒熟的菜准备装盘的时候撒少许盐,这是为了减少盐的汽化。

d.妈妈们对厨房里的油烟很烦恼,附着在厨房门窗上的“油糊糊“,是烹饪过程中植物油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4.小明早上量过体温且甩过体温计后,把温度计放在的床边阳光直射下就去上学了,小明回来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是35℃,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今天最高气温一定超过35℃。

b.今天最高气温一定等于35℃。

c.今天最高气温一定低于35℃.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6.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

a.照射情况不变。

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

c.灯光离开路面。

d.照射距离变短。

7.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bcd.8. 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

作反射光线o1a1、o2a2.

作入射光线so1、so2,作法线o1n1、o2n2,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

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b.②③c.④①d.②①

9.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凿壁偷光 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d.杯弓蛇影。

10.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a.小于20cmb.小于20cm且大于10cm

c.小于40cmd.大于20cm且小于40cm

11.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形成和矫正,正确的是。

abcd.①④

12.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

二、填空题。(17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

13.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如图所示,车的外形拍得很清晰,但是车内的人却拍不到,其原因是人摄像头几乎拍不到。

1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上,并处在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_的实像。

15.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16.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现象。如图,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蕊向___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引起的。

17.写出下列现象是由哪种物态现象有关。

1)冰雪化成水 __现象;(2)霜的形成 __现象;(3)雨的形成 ①_现象,②先___现象,后___现象;(4)吃冰棒粘舌头___现象;(5)灯泡壁变黑先___现象,后___现象;(6)湿的衣服变干___现象;(7)冰冻的衣服变干___现象。

18.2024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日全食”。其中,“日全食”是由光的现象形成的。如图表示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的a处是球,b处是___球。

19.已知一条从地球发射向月球的光线,经过6s中后,人们再次收到,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20.2024年5月12日是汶川大**4周年纪念日,**的产生伴随着___声波,某市进行了一次抗震减灾学生疏散演练活动,在演练过程中那种尖锐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是通过传入同学们的耳朵里的.这种尖锐刺耳的声音在平时我们说它是一种但今天它却向大家传递着一种___

21.身高1.75c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5cm处,此时,像的高度是___像到小明的距离是___若小明以0.

2cm/s向前走,像以___cm/s靠近小明。走了5秒钟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若在平面镜后放一块挡板,则小明___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22.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图中的___位置.若将一物体放在d点,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

23.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cm。

三、实验题。(共50分)

24.(8分)作图题。

1)请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2分)

2)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2分)

3)画出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2分)

4)根据物与像的关系,画出相应透镜,并确定焦点的位置。(2分)

25.(6分)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道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__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的___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___镜。

26.(6分)如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凸透镜焦距为l0cm.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使烛焰的像能位于光屏的___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cm”刻度处,为使光屏上能得到最清晰的像,光屏应在___cm刻度范围内(选填“60~70”或“大于70”)。

27.(8分)

如图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

1)该透镜的焦距为___厘米或___厘米。

2)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

3)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___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28.(8分)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___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___变大/变小).

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科单元自测题 4

姓名班级成绩。g取10n kg 说明 本试卷共100分,共6页,以第九单元为主。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平衡力,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b.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学科单元检测题

本试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卷 i 现象 实验 结构 方法 本卷满分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情景中,受到的浮力不变的物体是。a 正在码头卸货的轮船b 慢慢压入水中的空矿泉水瓶 c 海面下正在下潜的海底探测器 d 逐渐浮出水面的潜水艇。2 ...

八年级单元自测题历史

第五单元自测题。一 选择判断。二 相关连接。13.请用线把下列相关问题连接起来。三 观察思考。14.万隆会议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在会上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15.apec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简称,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 间经济合作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 新世纪 新挑战 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