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

发布 2022-12-16 15:04:28 阅读 1818

(3)《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7.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

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二、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

1)肃: (2)属:

3)引: (4)阙:

9.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10.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 _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再举两个含“三”、其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或诗句。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6.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

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之迷。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

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2024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

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7.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18.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性的爱抚。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

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

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

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

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

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

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

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

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

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

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

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

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

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

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

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20.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1.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

有过“邪念”?

22.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的 。

2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

三、写作。25.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

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

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

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名。字数不少于。

参***。1.c 2.c 3.c 4.b 5.d 6.(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a--b b--c c--d d—a

8.(1)冷寂 (2)动词,连接 (3)延长 (4)通“缺”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10.4 水树山草11.(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2)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12.示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令五申1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4.(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5.(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16.(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荷花效应: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却不受污染。 18.第一问:

莲子中有一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19.三个特点:

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20.为下文写店铺男人打盹,年轻人伺机行窃作铺垫。21.(1)年轻人向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被人发现后又突然退了出去。(2)当店主人正要继续打盹的时候,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3)当店主人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22.刻薄(多疑冷漠) 友善(信任温和)

23.(1)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

(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24.见解深刻,理由充分,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25. 按照第一单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自测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公正不阿 罕见 熟稔 卷帙浩繁 堕落 自诩 2.下边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4分 3.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卷面书写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 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一 积累运用。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犬牙差互 c 往来翕忽 x 觥筹交错 g ...

八年级语文自测题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 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 字迹美观 卷面整洁 文笔优美,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一 基础知识 27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共10分,每小题1分 咫尺挑衅相形见绌。解剖畸形瞥见急tuan shi 学 fei 红油光可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