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中考真题

发布 2023-01-05 02:05:28 阅读 2881

中招真题演练。

行路难李白。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参***】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3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投拔顾。

4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6、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7、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8、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9、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0、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11、表达作者坚定的人生信念的句子是“,”

1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反复咏叹,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仁人志士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共同心声。

b、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严酷的现实,一是崇高的理想,两条线索交替、冲突呈现出此起彼伏、飞腾跳跃的气势。

c、诗人面对美味佳肴,却无心享用的原因是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诗中的“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d、诗歌表现了诗人济事不能、弃世不忍,只能乘船垂钓度日的落拓情怀。

答案:6世道险阻7“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8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9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1分)、似有似无(1分)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答“热爱”也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2分)

2.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参***】1.(2分)刘禹锡白居易。

2.(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2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

参***】(1)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2)示例供参考: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参***】c

5、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过零丁洋。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1)对偶的句式和比喻修辞手法,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2)这两句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什么?以“雨打萍”比喻什么。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

参***】3.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 2分,意思对即可)

4.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c )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饮酒。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3.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4.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2分)

参***】3.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4.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5.(2分)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参***】5.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呼朋引伴飞回山中。(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

)7、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写一个“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8、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教材及学情分析 诗经 子衿 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课文。这首诗共三章,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通过心理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对于初次接触 诗经 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有必要介绍我国 诗经 文化,同时考虑到初学者的接受能力及其学习信心的有效培养,本课目标不宜定位于古文言词汇与知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

20xx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八年...

中考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复习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千古名句 优秀诗篇,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创作的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 青树翠蔓,蒙络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