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诗词

发布 2020-03-12 23:52:28 阅读 1503

与朱元思书。

一、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2.通假字***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

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 (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ē)】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 阅读**。

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① 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生长状态奇。

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③ 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6.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

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

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三、 拓展延伸。

1. 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四、 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 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

2.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二) 文言词语1. 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

步行。【汤】古义:热水。

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

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复。

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3.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

名词活用为动词。

4.常规词语。

嗜学】酷爱读书。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

【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

【怠】懈怠,放松。【逾(yú) 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

越过,超过。【以是】因此。以,因为。

【既】已经。【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

【益】更加。【道】思想、学说。【患】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游,交往。

【趋】快走。【从】跟从。【执经】拿着经书。

执,拿。【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德,道德。

望,声望。隆,高。尊,声望、地位高。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脸色。【侍】侍侯。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倾耳】侧着耳朵。倾,侧斜。【请】请教。

【或】有时。【斥咄(duō)训斥,呵责。【色】表情。

【恭】恭顺。【至】周到。【复】回复,回答。

【俟(sì)】等待。【欣悦】高兴。【卒】终于。

【获】收获。【负箧(qiè)曳(yè)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小箱子。

曳,拖,拉。屣,鞋子。【穷冬】隆冬,深冬。

【皲(jūn)裂】**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舍】这里指学舍,书馆。【僵劲(jìng)】僵硬。

【媵(yìng)人】这里指服役的人。【沃灌】浇洗。【衾】被子。

【拥】围裹。【覆】盖。【寓】寄居。

【逆旅】旅店。逆,迎。【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yè)】光彩照耀。【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慕,羡慕。艳,欣羡。

【奉】供养。【不若】不如。

二、阅读**。

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的?(1)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

(2)**后求师的艰难:a.叩问之难。

b.旅途之难。c.

生活之苦。

2.作者“因得遍观全书”的原因是什么?

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

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

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什么?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7.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① 欧阳修画荻习字。② 王冕僧寺夜读。

③ 杨时程门立雪。④ 匡衡凿壁借光。⑤ 车胤囊萤夜读。

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为学》。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

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

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

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

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三、拓展延伸。

1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

1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 小石潭记。

一、 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 文言词语1. 词类活用【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2. 古今异义【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

3. 一词多义【以】 ①全石以为底(把 ) 卷石底以出(而 ) 以其境过清(因为 ) 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能)

4.常规词语。

篁(huáng)竹】竹林。【佩(pèi)环】玉制装饰物。【尤】格外。

【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作为。

【卷(quán)】弯曲。【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

【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

【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

披,开,分散。拂,摆动。【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依】依靠。【澈】通透,有“照”的意思。【布】散布,铺开。

【佁(yǐ)然】呆呆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

【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势】姿态。

【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

【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

【境】环境。【过】过于,太。【乃】于是,就。

【余】我。【隶】随从。【从】跟从。

二、 阅读**。

1. 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佩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石奇、水清、树绿。

环境清幽,景物奇美。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 、 鱼影 、 日光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 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 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

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似与游者相乐。比喻:

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课后附录十首古诗词。1.赠从弟 其二 刘桢汉末。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初。城阙 qu 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登幽州...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

初中八年级必背古诗词。1.赤壁 杜牧 唐 课标第35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 课标第49首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3.朝天子 咏喇叭 王...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

3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赏析 这是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