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

发布 2023-01-05 01:54:28 阅读 8302

中考专题复习——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中描写的人物活动背景是_茅屋旁,溪水边,青草地上;词**现的人物有_老头、老太婆和三个小孩。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限用四字概括)的农村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悠闲恬静。一座小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一对白发老夫妻在茅草屋里操着柔美的吴地方言,带着醉意正在互相说话取乐。

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意思对即可)

3.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意思基本相同即可);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答到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

4.词下阙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5.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6.“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顽皮,可爱__。

7.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江南农村淳朴生活的素描画,词中写了村中环境,村中人及一家老小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_。

词中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是_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_。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对比;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草色和“烟柳满皇都”的盛夏景色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遍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有“朝雨”,道路才显得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从而构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境的细心体察,包含着一路珍重的殷勤祝福。(答出惜别之情和祝福之意即可)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孤独寂寞之情。

3.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

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5.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2分)

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对即可)

7.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_的爱国情感。

8. “古人”“来者”指的是__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_。独”字表现了作者__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苍凉悲壮_的感情基调。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10、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1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的思想感情。(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的友情。

名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则虽各处天涯,也如同比邻一般。运用设喻,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一扫以往送别诗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2、这首诗之所以成为送别诗的上乘佳作,就在于一扫以往送别诗中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本诗中的句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请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是什么?

示例一: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二:这两句是送别诗中名句,因为两句诗一改千百年送别诗中凄凉冷清的境界,代之以积极乐观的情怀。

5、你能写出两句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样感情基调的送别诗句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6、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时刻关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其哲理是:真挚的友情能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无为”的意思是什么,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无为”:不要。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两句在全诗中由什么作用?

既点明了送别之地和友人的上任之所,由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乐观的情绪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9.简要谈谈诗中“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使人产生的联想。

望”字使人联想到既然“五津”“风烟”在望,则此行并非远别,不必为离别而悲伤。使人联想到气象开阔。表达了诗人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八年级上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四日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诗中“僵”与“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凄凉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一个“思”字又集表现了诗人爱国思想情感。

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芨芨可危。

3、从全诗看,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收复失地、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5.说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表达效果。

两句一果一因,两相照应,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乐观豪迈的精神状态。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中,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赏析:“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

7、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歌,请你再默写出一首他的爱国诗歌。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赠从弟 其二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意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赏析本诗的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个自然规律。这六句诗,主要写自然界植物花草的荣枯变化,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度到珍惜时光作铺垫。七 八句用深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资料。长歌行 长歌行 为乐府题。属相和歌的平调曲。晋崔豹 古今注 说 长歌 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这是对诗题比较可取的理解。东汉后期,经今文学急剧衰落,谶纬迷信也愈益暴露出其荒诞 虚妄的本质,由此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开始重新认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