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下册

发布 2020-03-13 00:06:28 阅读 3755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专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8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和( )4分)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f.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8.(4分,答对一项评2分) b d

一)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7~8题。(5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8.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

答:(1)思想感情:

。(2分)2)哲理:

。(1分)一)

7.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8.(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2分)

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1分)

8、下面这首唐诗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开篇写“金樽”“玉盘” ,呼应后面的“停杯”“投著” ,有美好的餐具却只能喝点清酒吃点小菜,诗人吃不下这样廉价的酒食。

b、“黄河”与“太行’”在诗歌中被赋子了象征意义,表现仕途上走投无路,四处为难。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d、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从怀才不遇和仕途b不顺的茫然到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的变化。

一) 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2)烂柯人。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7、①怀念故友(1分);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8、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分,意近即可)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专题。

1、梅州市2.赏析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2分)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我的感悟:答案:(1) 浩荡离愁(离愁)。(2)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6、梧州市古诗文阅读(17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答案:7.(3分)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1分) 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分)

12、乐山市4.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_

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 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

16、湖北省恩施 (一)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赤壁杜牧。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17、襄樊市(非课改区)8.对壬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酋剥开生霹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20、荆州市7.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诗中名句“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出诗人的积极”“豁达”“倔强”“乐观”性格。

29、扬州市(一)诗歌赏析。(4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下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整体感知 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抒写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局部感知 酣高楼 在高楼上尽情畅饮。酣 饮酒尽兴。骨 比喻文学作品刚健的风格。小谢 指谢眺,大谢 指谢灵运。轻发 清新秀发,指谢眺...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赠从弟 其二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意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 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二 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作者朝人,酬 这里是 的意思。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 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2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 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