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古诗词赏析

发布 2022-12-14 11:33:28 阅读 8477

初中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1.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情壮志,运用夸张想象,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化抽象为形象,比喻内心苦闷无法排遣,“举杯消愁愁更愁”极写愁思之多。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

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尽管 “明朝散发弄扁舟”里含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其中所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语。

二、《渔家傲 》:

1. 用语言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大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秋景的荒凉,壮阔。

2.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出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军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3.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景物描写,写边塞夜景的凄寒;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运用细节描写,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5. 衡阳雁去无留意。

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无留意”三字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回去的情感。

三、《天净沙秋思》: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借景言情,烘托游子寂寞凄楚的思乡之情。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主旨句)

直抒胸臆,表达游子寂寞凄楚的思乡之情。

3.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矛盾吗?为什么?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游子孤寂凄楚的思乡愁绪。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典故表达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怀念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怅惘。

2. 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旁边千帆竞发;病树前面万树争春。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出豁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五、《无题》 :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无力”和“残”紧扣暮春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烘托内心凄楚之情。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燃成灰烬烛泪才能流干。

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运用了比喻、对偶、双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现在用来赞扬无私奉献精神。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情景, “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可谓一往情深。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运用典故,表达诗人苦苦相思时的一种愿望。“为探看”充满期待之意。

六、《夜雨寄北》:

1. 巴山夜雨涨秋池。

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

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烘托人物心情作用。

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设想来日重逢,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寂。

眼前遥想异日一如重逢,于时间变迁空间转换中写出悲欢离合,彼此的思念。

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下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整体感知 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抒写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局部感知 酣高楼 在高楼上尽情畅饮。酣 饮酒尽兴。骨 比喻文学作品刚健的风格。小谢 指谢眺,大谢 指谢灵运。轻发 清新秀发,指谢眺...

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下册

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诗歌赏析专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8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和 4分 a 润如酥 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野望 赏析题。1 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答 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