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物体的运动 二

发布 2023-01-04 07:05:28 阅读 5111

2014-2015八年级物理讲义简单的运动(二)

一.变速直线运动:

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平均速度: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车速度4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二.相对运动;

例题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8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

分:秒”)

1)测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__和。

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

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cm,tbc=s,vac=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小”)。

例题2.宁德市某中学的同学在物理课做测量自行车平均速度的实验,测量活动所需的器材。

有和 ,先由小华骑自行车,小明在起点当发令员,计时员小丽在50m处,测得小华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为10s,则小华在50m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7a..b.所示。

1)观察图17a.可知,甲车在作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秒。

2)观察图17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米。

3)比较图17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能力训练。1.一个人从甲地开始出发,10min后到达距甲地800m的乙地,休息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10min才到达距乙地700m的丙地,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 )

a.80m/mi n b.70m/min c.60m/min d.50m/min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b. c. d.

3..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3m/sb.7m/s c.3.5m/s d.2.5m/s

4、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

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第8s内的速度是0.5m/s,则它在第4s内的速度是。

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第4s内通过的路程是。

6.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填“是”或“否”)

2)跑步者前进20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秒。

3)骑车者的速度为___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___米/秒。

7.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动506km,列车的时刻表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202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 h,平均速度是km/h。

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3s内的速度是( )

a.20m/s b.10m/sc.5m/s d.无法确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

c.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越大,说明速度越大

d.物体越运动,速度越大。

10.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m/sb.9m/sc.10m/sd.11m/s

11.如图6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可知:

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12.如图-5所示为小明描绘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记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___m/s,乙的速度是___m/s.

(2)第3 s时,甲的速度是___m/s,乙的速度是___m/s.

(3)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做在运动的过程中,甲的动能___乙的动能填“增大、减小、不变”)

(4)在3 s时间内,__物体运动的路程较长。

5)图中两线相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3.某人沿一条直路用1小时走完了6千米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小时继续向前走了4千米路程,这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千米/小时。

14.某人驾驶小艇,沿河逆流而上,从甲地到乙地,又立即从乙地返回甲地。若小艇在静水中的速率为8米/秒,河水流速为2米/秒,则小艇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米/秒。

15.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v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

实验与**。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3)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a-6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1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m/s。

计算题。1.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小明的步行速度为m/s.

2.火车在钢轨上作匀速运动,钢轨每根长12.5m,车轮滚过钢轨接头处要发生一次撞击声,通过数撞击声的次数就可测得火车行驶的速度,某人从听到第一次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s内共数得51次撞击声,则该火车速度应为多少?

3.下表是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动时刻表的一部分:

根据该列车运动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2)如果列车在苏州到常州路段上的平均速度是106 km/h,则列车在常州火车站的“到站时间”应该是多少?

4..有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同向前进。后艇的水下声纳系统发出声纳信号,到达前面的艇时立即被反射回来。已知声纳信号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1) 证明:后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为:

2) 通过对这个数学式的讨论,说明当两艘艇处于何种状态时,后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最短。

3) 如果从纯数学的角度来说,当时,的分母为零,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是一个表达一定的物理意义的式子。那么,从物理的角度说,当时,的分母为零意味着什么呢?

5.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运动教案

物体的运动教案。设计意图。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 不拘泥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线索,充分考虑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改变了从机械运动的定义 运动的相对性开始的常见结构,以学生身边的运动场景引入,从具体的长度 时间测量以及运动快慢比较出发,最后回到世界是运动的 运动是相对的...

八年级物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九章力与运动。教科版八年级下 9.3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案例。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仪器材料 扣子,卡片,瓶子,小铁球,强磁铁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惯性的定义,会用惯性解释有关问题 2 通过观察,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3 通过实验 理解力是如何改变...

八年级物理导学教案 物体的运动

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 重点难点 长度的单位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学习过程 1 引入新课 你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2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学生讨论 已知甲物体长度为1,乙物体长度为2,试比较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