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语文版

发布 2023-01-04 02:15:28 阅读 6258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樵夫,别砍那棵树》精品。

教案语文版。

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思想主张;品味诗中感情强烈的句子。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运用自己的想象,多角度解读诗文。3、熟读诗歌,掌握其主要内容;体味诗歌的内涵以及外国诗歌的语言特色。

4、学习这首诗,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并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2、文题是一个祈使句,作者以诚恳的态度,恳求“樵夫”放下“斧头”,保留那棵树的生命。以此为题,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个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诗人举臂劝说之状。

3、乔治·珀金斯·莫里斯(1802—1864),美国记者、诗人。19世纪20年代,作者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

4、《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自2024年第一次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对这首诗十分珍爱,它既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

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甚至那些从未读过这首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5、学习生字:

樵夫(qiáo)遮蔽(bì)嬉戏(xī)心弦(xián)拯救(zhěng)..6、理解生词。三、指名朗读,指导朗读。四、默读全诗,理清条理:

全诗共四节:

第一节:诗人真诚呼吁樵夫别砍那棵树。

第二节:承接首节,进一步说明不让樵夫砍树的原因。

第三节: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进一步说明不让樵夫砍树的原因。

第四节:严厉警告樵夫千万别砍还能顶住狂风暴雨的那棵老树。五、教师小结:

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颗老橡树的真挚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实际上它所唤起的是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怀旧是心理成熟的表现,能怀旧证明人心里至少还存在一些温情。在悠悠岁月中有值得怀念的东西是美好的、幸福的。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关于“环保”的名言:

1、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2、人们经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3、善待地球,它不是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而是我们的子孙暂借给我们的。

—肯尼亚谚语。

4、自然的环境靠大家,心灵的环保靠自我。——中国谚语。

二、赏析全诗:1、品读第一节。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明确: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2)、本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出了“樵夫,别砍那棵树”及其原因。可看出“我”和“那棵树”的关系密切。(3)、第一节在全首诗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入题。2、品读第二节。

1)、第二节写了哪些原因呢?

明确:“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2)、“那棵熟悉的老树,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拟人。把老树看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3)、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动情地责问。

3、品读第三节。(1)、指名学生朗读。

2)、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

明确:苦苦地恳求;因为那有诗人美好的童年,有诗人美好的回忆。

3)、小结: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由此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

4、品读第四节。这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这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三、品味语言: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发出。

真诚呼吁,体现了他对老树的怜惜。)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

男儿有泪不累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实感受。(回忆起树阴下爱的美好时光,流下眼泪,写出对老橡树的依恋。)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对老橡树诉衷情,表达对老树的深厚感情。)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严厉警告砍树的樵夫,表达诗人对老树的真挚感情。)四、合作**:

1、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明确: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

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2、从全诗看,橡树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1)、全诗的线索,贯穿全诗;(2)、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抒情的依据。3、本诗仅仅是写作者对老橡树的热爱之情吗?

明确:这首诗本身是写自己对一棵老橡树的感情,实际上它所唤起的是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在这棵老橡树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五、教师小结: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肆虐地砍伐树木,掠夺资源,造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环境问题。一百多年前,诗人便发出严正的**:“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根树枝也别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化过程是不可取的,我们要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水、青草、红花。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8、樵夫,别砍那棵树。

先祖亲种,浓荫遮蔽——真诚呼吁;声名远扬,根深叶茂——动情责问;手足亲情,大树见证——真诚恳求;虽然年老,仍能发热——严厉警告。

———感情真挚,强烈呼吁。

八年级下册8 樵夫,别砍那棵树同步练习

8.樵夫,别砍那棵树。一。基础演练。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参天 嬉戏 心弦 樵夫 遮蔽 拯救 橡树 原谅 2 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树阴凉爽抚摸 b 名声亲吻无所事事。c 愚蠢名声曝雨 d 熟悉紧绕尽情欢乐。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挚...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三峡》教案北师大版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三峡 教案北师大版。教学重点 1 欣赏三峡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2 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的特点。3 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 把握文章小写景物生动 传神 语言精美的特点。2 把握作者的思想...

八年级第8课

教师准备工作 1 老师检查学校邮件服务器能否正常工作。为避免频繁使用互联网邮箱影响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本节涉及的所有邮件的发送和收取均在校园网邮件服务器上完成 2 老师上课前用ie中发送一封带有附件的邮件到上节演示时配置到outlook的邮箱里 3 将 和音效素材事先放入学生电脑的指定文件夹 4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