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 4平面镜教案

发布 2023-01-03 17:16:28 阅读 4207

教学设计。

课题: 平面镜。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一课时完成。本节前学生们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及小孔成像的有关知识,教材在知识的安排上把这节课放在了《光的反射》之前而不是之后,凸显了新课标的理念:即立足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的逻辑思路上。

这样做的原因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小学自然课的学习,对平面镜成像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本节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对“平面镜成像”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使他们在**平面镜成像特点过程中产生思考、学习方法,从感性向理性过渡,而后对平面镜的应用及sts问题等形成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 同时又是一节很好的可以借助学习知识体会物理研究方法的好课,这个好的方法教育的机会一定要抓住。通过学习本节教材,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光现象,对平面镜也有一些感性认识,老师可以把它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作为平面镜教学的切入点。

学习本节时学生才接触物理不久,对学习物理的方法还需要老师引导,所以对于实验思想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定、实验过程的步骤、实验现象的归纳都需要一步步来引导,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

另外,学生正处在好玩的少年时期,“做”中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活动中学习、归纳新知识,并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最后上升到应用,这样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发现问题的成就感、激发继续学习后面的《光的反射》热情,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通过“做中学”的合作学习:能准确叙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和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sts)。

2.经历 “学中做”的科学**活动: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含意,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实践科学**的基本环节,掌握“替代法”等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体验“做中思”的科学思维方法: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思考实验设计思想,感受到科学**的意义, 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发现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加深对科学分析实验过程的理解, 并从中获得科学方法的启迪。

重、难点】1.重点: **并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正确理解“虚像”。体会**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

资源运用】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在物理实验室上课,配备多**,实验桌上整齐摆放实验器材。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教师用:实物投影、平面镜、玻璃板、蜡烛、水、烧杯等。

学生用:茶色玻璃、、白纸、蜡烛等平面镜成像演示装置。

教学过程】课前作品讲评:小孔成像盒。并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所成的倒立实像。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实验通过投影**)

水浇不灭蜡烛”

或。水中燃烧的蜡烛引出悬念和**的兴趣。

、学生**实验活动。

**:平面镜成像特点。

1. 提出问题: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 猜想:(学生回答)

3. 实验设计:在实验装置下铺白纸。

4. 进行实验: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通过玻璃板看到此蜡烛的像;用另一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和像重合。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记录:物、镜、像的位置。

移动物的位置,重复上面步骤。(4分钟)

在镜后像的位置处放一白纸当光屏,观察屏上是否有像?

5. 分析和论证。

1 讨论:为什么要用另一根蜡烛在镜后移动,使之与看到的像重合?此做法说明什么?

生: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有形代替无形,以便确定像的位置;二是可以证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 观察:两次实验所留下的位置,研究它们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活动。(4分钟)

教师提问并同步投影相应组的研究“白纸”:你们组是用什么办法研究它们三者关系的并获得怎样的结论?

学生方法1:我们的方法是连接aa′、bb′,用三角板测量两条连线与镜面的夹角;再用刻度尺或圆规分别量出这四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得出的结论是:

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学生方法二:我们的方法是将这张“白纸”沿平面镜的位置对折,发现像与物的位置重合,说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那它们就应当满足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即:它们的连线垂直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光屏没有在镜后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一个虚像。

6.得出结论并板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垂直镜面。

4、像是虚像。

、研究**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生(思考):既能反射成像又能透过镜子看到镜后的蜡烛。

结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问题2.玻璃板的厚度对实验有无影响?

生(回答):有,因为像距和物距有微小的差异。

结论:玻璃板越薄越好。

问题3.为什么用茶色玻璃板做实验?

师(提示): 白天从窗户玻璃往外面看,看到什么?

生(回答):看到外面的景物。

师(提示): 天黑从窗户玻璃往外面看,看到什么?

生(回答):看到自己和屋内的摆设。

结论:褐色的成像效果好。

讨论现象:夜间车内开灯会对司机造成什么影响?

生(回答):分不清车内车外的人和景,易造成交通事故。

问题4.玻璃板的倾斜对实验有无影响?

生(动手实验):有,因为在水平放置的纸面上找不到像。

结论:平面镜要垂直放置在水平纸面上。

讨论现象: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倾斜的原因。

生(回答):使车内人的像成在车的前上方,以便司机区别车内外的人和景,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问题5.本次**实验学习到的新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 成像:

举例说明(课件展示)。最早人们利用平静的水面梳妆;后利用抛光的金属面如铜镜;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的平面镜,被各个家庭普遍使用;练功房里宽敞又明亮,这是因为平面镜成像还扩大了视觉空间。

2、改变光路:

举例说明(课件展示)。自行车尾灯。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把成像和改变光路结合起来用。

课件展示并实验自制的潜望镜是否真的能看到上面的物体。

3、讨论平面镜应用中的sts问题:

学生举例和课件展示:玻璃幕墙和夜间车内不宜开灯等。

师: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发现平面镜的应用和由于使用不当带来的麻烦,使平面镜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归纳总结,深化知识。

1、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在实验中有两个巧妙设计,一个是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既能反射又能透射,让我们既看到像还看到后面放的物;另一个是有两个等大的蜡烛,使我们用等效替换法,研究出了像物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2、我们还通过光路图分析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采用的从物到点、再从点到物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练习巩固 ,作业布置。

1、 思考: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

课件投影出一组倒立的** 。

2、讨论:投影一道中考题中的“光污染题”

3、动手作业:就地取材,自制潜望镜或“魔镜”

书面作业:作图——画出δ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附: 板书设计。

第四节平面镜。

一、 成像特点。

二、**几个问题: 三、 应用(sts)

1、像与物大小相等1、用玻璃板便于找像位 1、成像: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玻璃板越薄越好 2、改变光路:

3、像与物的连线垂直镜面 3、玻璃板要垂直放置。

4、像是虚像4、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完成,很好的实现了拟定的学习目标。教育、教学的理念在整节课的 “教与学”的活动中由三个大问题体现,一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的问题,三是平面镜的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从两个方面考虑:从教的角度出发:本节课想放开手将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和思索,不仅仅停留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思考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从中学习物理研究的方法——等效替代法,通过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实验图形的简洁对称美,从而学会用特点作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 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刺激其继续探索平面镜成像原因的欲望。并在实验的过程中与同组、同桌交流中学会合作。

从学的角度出发:本节课想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思”。通用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 发现一个又一个成像的特点,仿照实验学习作图,练习实际体会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从而实现从动手到动脑,从理论到实际,从自主学习到合作学习,知识随着课堂的进展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学生对平面镜用得多,研究的少,所以就把教学的重点从以前知识传授上转移到了学习方法和知识建立的过程中,力图通过实验过程严谨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体会物理学习、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活动的顺序和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因为学生是初学以及上课时间关系,对于**步骤一定要详略得当的走出完整过场,**活动的重点实施项目可放在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三个环节上,先通过提出问题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长期坚持逐渐训练其“会提问题”形成基础;实验设计有现成的,所以让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后,重点放在“分析和论证”上,先放手让学生对实验时那张“白纸”所留下的痕迹合作进行研究,老师对使用了刻度尺和圆规的组要表扬,选择做得好的组投影示范给全体同学,并问: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你们又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一结论的?

以便启发其他同学,形成共同的结论。使学生在**活动中自始至终参与其中,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论证,自己发现、感知现象,探索本质,从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说课稿苏科版

平面镜 说课稿。职田中学 赵小锋。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平面镜 这是一节物理实验课,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二课时讲 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的应用 本节课我就来讲讲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下面,我就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教案苏科版

四 平面镜。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 平面镜的应用 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教学难点 虚像 概念的建立 教学流程 一 新课引入。水中燃烧着蜡烛。在桌子上放两摞书,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 为了便于移动它...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教案五苏科版

平面镜教案苏科版物理五。三 平面镜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在实验 中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 中学会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2.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仪器,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