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天人对话《三峡》教学设计 2 及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1-02 06:03:28 阅读 3062

三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合作**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那它美在**,又奇在何处呢?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

自学。1.生难字词。

1)字音。阙处(quē) 叠嶂(zhànɡ) 曦月(xī)

襄陵(xiānɡ) 沿溯(sù) 御风(yù)

素湍(tuān) 绝(yǎn) 飞漱(shù)

涧肃(jiàn) 属引(zhǔ)

2)词义。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②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④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王命急宣:宣布,传达。 ⑥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绝:山峰。 ⑧飞漱其间:冲荡。

良多趣味:的确,实在。 ⑩林寒涧肃:寂静。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2.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断缺。)

2)古今异义: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另外。)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

3)一词多义:

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绝:①沿溯阻绝(断)

绝多生怪柏(极,特别)

哀转久绝(消失)

4)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3.作者名片: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爱好游历,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参阅了437种书籍,撰写了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地理巨著《水经注》,即给《水经》做的注释。

与裴松之的《三国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并称为“四大名注”。

1.教师**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韵律及情调,初步领略三峡之美。

2.学生自由跟读,欣赏三峡之美。

交流点拨】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

第二段读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读慢,读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读出凄美。

3.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交流点拨】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结合书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用笔在书中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

5.就把握不准的词句交流明确。

合作**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写景时动静结合。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哀转凄清)

2.找出具体描写三峡的山的语句,朗读品味,说说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交流点拨】三峡的山有连绵高峻的特点;连、无阙处、重、叠、隐、蔽等词体现其特点。

3.找出具体描写三峡的水的语句,朗读品味,说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四季的水的。

交流点拨】先写夏季,再写春冬季节,最后写秋季。也是按照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写的。

4.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特征?

交流点拨】(1)夏季,水势浩大、流速迅猛,突出了一个“险”;从“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等词语可以看出。

2)春冬季节,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突出了一个“趣”;从“素”“绿”“清”“影”“清荣峻茂”等词语可以看出。

3)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突出了一个“悲”;从“寒”“肃”“凄”“哀”等词语可以看出。

5.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文章通过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1.品析语言。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交流点拨】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交流点拨】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交流点拨】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2.**写法。

1)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交流点拨】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情感。

2)课文写三峡四时的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三峡的山和水,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交流点拨】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就是山高岭连,从山起笔符合特征。另外,先写山势能揭示水流急速的原因(山高,水的落差大;山连,水不外泄;狭窄,断面小,单位面积里水的流量大),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先写山后写水也体现了由次到主的写作顺序。

1.总结课文。

2024年初,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竣工,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让我们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来装扮祖国美丽的河山吧!

2.拓展延伸。

品读本文,相信你对三峡风光有了更深的了解,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

1)请用一句话来形容三峡秀丽风光,突出三峡的风景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三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 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当堂背诵课文。2 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3 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情感态度方面 1 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2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能力方面 1 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 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 理解课文内容。2 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3 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4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2 反复朗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味语言的精妙。3 掌握方法,轻松背诵。教学重点 难点 1 重点 熟读课文,品味语言,欣赏佳句。2 难点 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情境并读出不同的感受。课前准备 学生自读课文 搜集有关三峡资料,感悟美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