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教案(新。
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2.学习文章运用的手法,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3.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难点:
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
1.那一年的冬天,在北京的鲁迅,看到一场大雪。他,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他那支生花妙笔,慷慨淋漓地描绘了两幅迥异的雪景图——雪。
2.写作背景。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残酷。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
《野草》共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句23篇,是2023年9月至2023年4月在北京所作。
2023年岁末,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3.文体: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是诗歌的一个部类。它是用散文的形式表现诗的内容。它不分行,也不押韵,不太讲究节奏,写法很像散文。
但篇幅很短,具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寓意和诗的意境,因此又是诗的一种。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一是江南的雪。(1-3)一是朔方的雪。(4-6)
2.仔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1)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3)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为什么?3.学生齐声朗读第4至6段思考:
1)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孤独)蓬勃奋飞。
四、细读课文,合作**。
1、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作者写江南的雪,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滋润美艳明艳有趣不能持久。
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略有遗憾。
2、作者赋于了朔方的雪以什么样的个性?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独立的个性、斗争的激情、献身的精神,像一个斗士、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赞美、歌颂斗争精神和不屈意志。3、作者更喜爱**的雪?朔方的雪。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好的。
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往和追求。
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5.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主要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2)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对朔方雪的赞美,歌颂了朔方雪面对严寒而又严酷的环境表现出的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们“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因此它们是“孤独的”,朔方的雪又是雨的另一种形式,是“死掉的雨”,但是雨死掉后生命并没有终结,而是化为“朔方的雪”,完成它生命的升华。而朔方的雪完成升华的过程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灵魂。
(3)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冰冷的”“坚硬的”强调了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不屈的精神正是朔方的雪所具备的,作者同时用“灿烂的”来修饰雪花,是强调这种精神是最值得赞赏的。
五、主题及写作特色。
1.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了。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
作者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来象征某种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比如:
火炬象征光明。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北方的雪象征: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江南的雪是一种温润、宁静的美,但还需要北方的雪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精神。
3.文章写法。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六、小结。阅读鲁迅先生的《雪》,我们既欣赏到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更能体察到他那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所以说,《雪》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精神的赞歌。
美情、美景相得益彰。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1、写作。
将课堂上完成的小语段扩写成小短文,字数不少于。2、阅读。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导学练测新人教版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雪 导学练测新。人教版。字词综合运用 1 注音。磬 q ng 脂粉奁 li n 灼灼 zhu 褪尽 tu 朔方 shu 凛冽 l n li 2 形似字区别 3 多音字辨析 4 解词。博识 学识丰富。消释 消融 溶化。疑虑 嫌怨 痛苦等 消除 解除。...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
评论二 四 拓展延伸,触类旁通。你希望走过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 平平淡淡的走过,不留一点痕迹,还是经受困难 挫折,而奋起抗争的走过?谈谈自己的看法。高效学习,当堂达标 做追 一族,走高效之路 摘星榜 10.9.8.7.6.5.4.3.2.1 1.雪 的体裁是,选自 本文的作者是 他的原名是...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 海燕 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文 现的生字 新词。2 了解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教师简介文章和作者的一些情况后,以自己的朗读为主,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通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