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父母》教案设计

发布 2022-12-26 04:31:28 阅读 1819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教材依据。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

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揣摩文章语言,理解作者“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二)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由教授型向引导型转化。本课是“至爱亲情”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在感悟亲情的基础上,表达亲情,传递亲情,并且使学生在品读文本方面有所收获。本节课按照“层层剖析、梯级感悟、情感升华”来设计。

达到工具性教学和人文性熏陶的双重目的。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三篇关于亲情课文的学习,已经对爱并不陌生,对通过各种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些自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学生的思维也由感知向感悟过度,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情感升华来来获得新的感悟。

四)教材分析。

苏教版教材体现的是板块式教学,把这篇文章放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为我们对这个单元总体教学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加强学生品德培养和情感熏陶有促进作用。根据新教材中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我对本教材进行加工重组,文本中的主体部分由学生表演来完成,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体会中学习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课文中失魂落魄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通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示人物个性、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

3)体会川端康成特有的柔腻、纤细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川端康成的经历、性格特点来点拨**中所表现的浓浓的爱意以及川端康成式的淡淡的哀怨。

2)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重点揣摩人物心理,深刻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文中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父母。

教学重点:学习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表现的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教学**:投影仪、胶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一个背影融注了如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包含了宽广而博大的母爱,今天,我们将走进幸福的港湾,共同体会一对日本贫穷父母深深的爱子之心。(板书课题:父母的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生平:

学生活动】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作者资料,同桌之间交流。

点拨】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家。20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

《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逝世。

所以,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出示投影)

2、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褴褛无精打采失魂落魄一妥百妥如数奉还(出示小黑板)

指名读词语、解释词语,然后集体朗读。

3、整体感知

过渡)创设情境:请你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去朗读课文,从中体会父母的另一颗心,你会发现原来父母的爱是那样的无私与高尚。

1)学生读课文,准备复述故事。

点拨)复述故事时应注意:①抓住主要事件②语言生动简明③时间不超过3分钟。

2)你能体会课文中父母的心吗?请说出你的看法。

(三)细读课文,挖掘中心。

1、分析人物形象,初步了解父母的爱。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自思考以下问题,再互相交流,完善自己的答案。

1)找出课文中对财主夫人和穷人夫妇衣着的描写,体会其作用。

2)找出课文中穷人夫妇调换孩子时神态的变化,体会其复杂的心理状态。

3)找出课文中穷人夫妇调换孩子时的语言描写,体会他们这些语言的本领。

4)财主夫人是因为****的目的未达到而悲伤的吗?

学法指导】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描写入手,抓住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体会这些描写中所体现出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点拨】(1)作者在**开头,采用素描法勾勒财主夫人和穷人一家完全不同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下文矛盾冲突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2)神态描写(略)。这反映了他们极不平静的心路历程,在“优越条件”与“爱子女之心”之间经过尖锐曲折的冲突。

3)语言描写(略)。穷人夫妇几次三番地找借口换回孩子,其本质就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这种爱是任何优越条件都不能收买的。

4)不是。财主夫人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她经过同样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被穷人夫妇对儿女的至爱亲情所感动。亲子之爱是人类共同的感情。

2、深入理解父母之爱。

学生活动】共同研究: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女之情?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不能。父母总是为自己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

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的爱子之心。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活动】(1)本文语言细腻、深沉且蕴涵深刻,文中哪些话语最让你感动,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使你动情?

2)在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编者将川端康成的原作《父母的心》收入教材时,曾作了一定的修改,如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有钱的妇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禁不住落泪。

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你就拿它作为在北海道干下去的资本。”

于是那位父亲由于那位有钱的妇女帮忙,受雇于函馆的某公司,一家六口过上了好日子。

请说说这些删改好不好?为什么?

点拨】(1)、(2)题教师应放开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但一定要把握“这是人间的至爱亲情”这一基本观点。(3)题删改后,语言更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终于”两字所包含的无尽的情愫值得读者无尽也回味。

五)、语言训练,续写故事。

**结尾说“那一家六口人终于又团聚了”,这似乎是个喜剧性的结尾。但我们不可能忽视他们是穷人的事实,他们已经没有能力抚养四个孩子的事实。团聚之后,日子该怎么过下去呢?

请发挥你的想象才华,把故事继续编下去。

六)、课内总结、情感升华。

同学们:本篇文章围绕“送子”一事,将父母对子女的至爱之情渲染到了极点,赞美了亲子之爱这一人类共有的感情,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请你与大家分享你身边的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身边的爱。

学生活动】讲述爱的故事。

以上同学讲了许多关于父母爱子女的故事,非常感人。但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父母呢,比如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对他们说一些话……,请你来谈谈。

学生活动】谈将为父母做些什么事或要对父母说些什么话等。

六)板书设计。

父母的心。送长子换女儿。

换次子要女儿(一波三折)

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七)课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揣摩父母的心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落实新课标精神,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感受、品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品味感悟为主导,尽展学生的心声。

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设计

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影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 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 谋篇布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 内容 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 合作 的方式 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

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 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 谋篇布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 内容 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 合作 的方式 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引导学生用 整体感知 重...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2 了解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3 记忆 背诵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4 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起因 经过和结果。5 学做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