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
备课组中心发言纪要】
一、教材分析。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篇油然而生。品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本课四首诗歌,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佳作,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诗人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
读古诗,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归园田居》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都是在最后一联才含蓄的流露了作者的情绪。二、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
1.能当堂朗读成诵;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3.结合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品味诗作精美的景物描写。(二)教学重、难点。
1.能当堂朗读成诵;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3.结合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品味诗作精美的语言。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法)
针对教学重点之一“使学生能当堂朗读成诵”,可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朗读,指导当堂成诵。针对教学重点之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使学生读懂诗歌大意”,可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针对教学难点“结合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品味诗作精美的景物描写。”可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品味、体会诗人情感。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学生对于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难以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授课时要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作品。
基础教案】教学目标。
1.能当堂朗读成诵;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3.结合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品味诗作精美的景物描写。教学重、难点1.能当堂朗读成诵;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3.结合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品味诗作精美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新课讲解内容。
第一课时。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接触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培植我们更多的涵养。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补益无限。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这四位诗人的诗歌吧。
二、课前预习。
利用5分钟时间,自主预习,要求结合注释,先疏通诗歌大意。三、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一)作者。
陶潜(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他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静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41岁辞去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他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饮酒》、《归园田居》等。(二)正音,划分朗读节奏,作朗读指导。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秽(chē)属国(shǔguó)候骑( rán)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3.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四)复述情节。
确定: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好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自己一路跋涉,看到的沙漠中特有的景色。“萧关逢侯骑”,进了萧关却没有遇见将官。“都护在燕然”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作战呢。
总言之,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丽壮阔的景象,也写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五)解读诗歌。
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明确: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诗人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3.《使至塞上》怎样将叙事、写景相结合的?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诗人被排挤朝廷之外的抑郁孤寂之心。
诗中叙事,则事中见景,事中见情,诗中写景,则景中寓事,景中含情。全诗“状难描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五、课堂十分钟练习背诵默写两首诗。
六、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于字词本中,看书逐字校对。七、板书设计。
首联:种豆地点,草多苗稀。
颔联:早起晚归,忙碌耕耘归田躬耕归园田居(其三)颈联:山道难走,露湿衣服意愿志趣。
尾联:不怕辛苦,心愿无违。
首联叙事——出塞边境。
使至塞上颔联抒情——内心忧郁壮丽风光颈联绘景——塞外风抑郁心情尾联叙事。
第二课时。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一、检查背诵。
二、学习李白《渡荆门送别》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作者。
李白(701-762),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先代于隋末流寓中亚碎叶城,他出生于此。五岁时随父移居锦州昌隆青莲乡。25岁出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元年,供奉翰林。
后受权贵谄毁,不久离开长安。晚年漂泊困苦,客死当涂。李白是我国唐代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然,韵律和谐多变。其诗追求理想,向往光明;抨击时弊,揭露奸佞;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内容十分广阔。(二)正音,划分朗读节奏,作朗读指导。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三遍(四)结合注释,概述诗意。
明确: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
但是“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五)名句赏析: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明确: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六)小结:诗通过描写诗人乘船出蜀至荆门途中的景物,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三、学习陈与义《登岳阳楼》(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金兵攻占北宋北方广大地区,诗人避乱难逃,暂居岳阳。诗人在逃难三年之际,登上岳阳楼,作此诗。(二)
读古诗、注意朗读停顿、节奏,并自由朗读诗歌。
三)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诗文大意。
1.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2.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
明确: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我登临的地方,将吴国和蜀国一分为二。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3.小结:诗人登上岳阳楼记,由三国时吴蜀两国的分界线,联想到国家动荡;由自己难逃三年间的颠沛流离,不禁触景生情,抒发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四、课堂十分钟练习用诗歌中的原句回答。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劳的两句是抒发诗人人生愿望的两句是。
2.《使至塞上》中,写出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两句是。
3.《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两句则抒发了诗人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
4.在《登岳阳楼》中两句道出了亡国之臣心中强烈愤懑之情。五、课后作业1.背诵四首诗。
2.《全品作业本》第1至16题。
六、板书设计。
首联——远渡地点,出蜀目的。
渡荆门送别颔联——山水(远景)赞河山颈联——月云(近景)恋故乡。
尾联——由景及情,留恋故乡。
写景惨淡,悲从中来。
登岳阳楼抚今思昔,满腔愁绪国破家亡,切肤之痛背井离乡,漂泊不定情景相生,气韵苍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30 诗四首
30 诗四首。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背诵 默写这四首诗。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3.学会联想和想象,提高理解 欣赏古诗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背诵 默写四首诗。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学习流程 1.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 词障碍。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四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送...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 新人教版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30 诗四首 导学案 新版 新人教版。1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1 圈注法。2 小组合作讨论法。3 诵读法。第一课时。一 教学 归田园居 一 作者简介 陶渊明 365 427 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诗四首 教案。知识目标 1 朗读背诵前两首诗。2 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 对诗的理解能力。德育目标 培养热爱生活 热爱劳动的感情。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前两首诗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策略方法 朗读法教学 录音机教学设计 课前二分钟演讲。学习 归田园居 学习 使至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