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发布 2022-12-23 17:37:28 阅读 1435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教学用具: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二、新课教学**点一照相机。

大家想了解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照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边到底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

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

为什么**中景物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大家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收集到的资料。教师适时的引导、评价。

1.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光线强拍出的**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2.

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像是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

想想做做:方案1: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2: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图就是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示意图,物体通过透镜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

板书:一、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点二投影仪。

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分组观察,教师指导。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

板书:投影仪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点三放大镜。

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观察有什么现象?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说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放大镜成像是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放大镜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

板书: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点四实像和虚像。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观察、研究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会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是可以记录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

物体和实像分别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也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射出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成虚像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凸透镜成虚像。

三、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二、投影仪: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四、教学反思:

本节的新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和应用练习评价反馈等四个环节组成的。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而是演示、观察、制作、**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总结完成成像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

实像与虚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经涉及到,本节复习提问时又回顾了该知识点,在三次观察**过程中又进行了渗透点拨,所以本节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自学来处理,点到为止,不要占用过多时间。近视镜与老花镜是生活中的透镜,课堂上增加这个动手实验,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 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 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

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美术第2单元第2节

南一中八年级美术上册第2单元第2节。课题课型教学目标。第二单元读书 爱书的情结。2.2手工书设计。欣赏评述。总计第课时。课程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设计理念。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2 过程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板书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一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 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二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 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3 认识固体熔化曲线。三 熔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