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培优专题

发布 2022-12-23 17:33:28 阅读 8215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培优)

姓名。知识要点:

1、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特殊光线作图法(平行主光轴的光线过另一侧焦点、过光心方向不变)

2)口诀法的理解:“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我们可以结合图加深理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性质:

焦点分界:2f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动态特性: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物像关于凸透镜移动方向一致,即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增大),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增大(减小),且像变大(小)。

培优练习:1、下列光学元件中可以成正立、缩小的像是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凸面镜 d.凹面镜。

2、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小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折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 d.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3、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放大的 b.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

c.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缩小的 d.所成的缩小的像,一定能成在光屏上。

4、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 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

c.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 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

5、有一长方体玻璃砖内有一呈双凸面(球面)的空气泡,可以看作透镜,一束平行光束按图所示方向射向气泡则这束平行光将 (

a.穿过气泡后仍保持平行 b.穿过气泡后会聚。

c.穿过气泡后发散d.不能穿过气泡,全部被反射。

6、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

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

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

7、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

a.小于9厘米b.大于9厘米

c.等于9厘米d.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9、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中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30厘米b.一定小于10厘米。

c.一定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 d.一定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

10、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

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

11、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 )

a、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b、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

c、**上没有苍蝇,只是**略暗一些 d、 无法判断。

12、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他们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现在爷爷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给他,小明应该拿其中的 (

1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2寸的半身像,再用该相机给他照一张2寸的全身像,应 (

a. 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14、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从3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数值减小的物理量是 (

a.像的大小b.像与物的距离 c.像与透镜的距离 d.透镜的焦距。

15、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等大的d.无法判断。

16、摄影工作者在水面上拍摄水下物体,刚好得到清晰的像,若将水抽干再拍摄,为了得到清晰的像,他应该( )

a.把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b.增大暗箱的长度。

c.增大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 d.换用焦距较大的透镜的镜头。

17、小明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离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凋焦犯起愁来,请你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

a.2米 b.4米 c.小于2米 d.大干4米。

18、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1.5f到2f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ab,如图所示。关于细杆ab的像a’、b’的粗细和指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粗b’端细,a’b’和ab的指向相同。

b.a’端粗b’端细,a’b’和ab的指向相反。

c.a’端细b’端粗,a’b’和ab的指向相同。

d.a’端细b’端粗,a’b’和ab的指向相反。

19、在离焦距20厘米的凸透镜正前方100厘米处,一物体以10厘米/秒的速度向凸透镜靠拢,运动7秒钟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0、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

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

傻瓜相机”傻在哪?

“傻瓜相机”,意为连傻瓜都会用的照相机,喻其自动化程度高。柯达公司曾打出一条著名的广告语──“你只要按动快门,其他都由我们来做”,正因为傻瓜机的问世,使长期被少数人“垄断”的摄影世界,迅速成为大众的乐园。

芳芳生日那天,爸爸送给她一架焦距为35mm的“傻瓜”相机,它不需要调焦,远近不同的景物就能在胶卷上成比较清晰的像,这是为什么呢?芳芳去请教物理老师,老师说:“你的照相机镜头可以看成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我告诉你公式,你根据拍照时的物距和镜头的焦距自己算出对应的像距的数据,从数据中你肯定能找到答案。”芳芳用公式算出了表中的数据:

从**的数据上芳芳并没有找到答案,但当她看到说明书上“拍摄时,景物要在3m之外”的提醒时,一下子有了主意。

你也能想出芳芳的办法吗?请完成以下研究。

⑴提出问题:为什么用芳芳的“傻瓜”相机拍照时,无需随着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⑵建立假设。

⑶实验验证:请你写出2~3步关键性的实验步骤。请在右边画出模拟“傻瓜”相机拍摄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⑷延伸研究:在获得上述结论后,你还会产生哪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请举两例)

分析:用普通照相机拍照,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像距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即调焦,调整暗箱的长度),但在用“傻瓜”相机照相时,却不需要“调焦”,即不论物距如何变化,只要镜头对准要拍的人或景物,就可拍得清晰的**。照相机既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它的像的位置应该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对远近不同的景物都不需要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均可得到较清晰的像,说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的可调范围较小,换句话说也就是“傻瓜”照相机的焦距较短。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所摄景物较远时,由于物距变化而引起的像距变化是很小的,且物距越远引起的像距变化越小,同时离焦点极近,所以可以认为像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

答案:1)假设:对于焦距为35mm 的凸透镜(或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当物距大于3m 时,物距发生变化,像距变化非常小,像的位置几乎不变。

(2)主要实验步骤:本实验为定性的模拟实验,因此不需严格要求物距在3m 以外。本实验三种可能的基本操作如下:

a在光具座上做实验。选择焦距为5cm的透镜,物体必须尽可能远离透镜,保证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

b在窗口把凸透镜对准远处某景物,光屏(白纸)在另一侧焦点外附近寻找像。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

第四章第五节科学 凸透镜成像教案。课题科学 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通过实验培养对数据的初步分析现象的能力方法。课型。新授。由上节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初步培养对 结果进行交流 评价的能力。得出实验结论。难点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物距小于焦...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

科学 凸透镜成像 课题 科学 凸透镜成像。教材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一 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上册,是初中物理光学的重要内容,凸透镜成像又是初二物理知识的重点,本节既是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又是进一步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的基础,是一节集物理现象 物理概...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

第五节 科学 凸透镜成像 说课。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涉及的概念 本章所涉及到的概念有凸透镜 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等 涉及的定律 光的折射 本章有两大特点 综合性 实用性比较强,于日常生活联系特别紧密 概念性很清晰,本节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