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一、导入:
1、由学生自身的姓名谈起,引出人物与时代的关系。(例如建国初期—— 建国”;抗美援朝时期——卫国、援朝、抗美;五十代中期——建设、建强;大跃进年代——如卫星、跃进、跃华、超英;三年困难时期——自力、更生、抗洪、图强;*****时期——“红”、要武、红卫、立新、卫东、造反;新时期十年——倩、晶、媛、颖、蕾;当代——艺术化、寓意化)
明确:人物打上时代的烙印,命运也离不开时代这个大背景。
2、出示学习目标:从时代背景剖析人物的命运,解读杨绛笔下《老王》的主题。
二、整体呈现小人物(老王、杨绛)的命运:
1、在学生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给出填空题:老王是一个的人。理由是什么?
(讨论明确:学生的答案可能是丰富多彩的,必须让他们提出理由,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无外乎“苦”与“善良”。)
2、杨绛认为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不幸者”)杨绛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幸运的人)为什么?理由是什么?
观点:学生必然说,杨绛的生活虽然不幸,但相对于老王总是幸运的。
明确:解释有待于**,因为知识分子的幸与不幸不能够仅仅以生活水准来衡量,(何况杨绛的生活也确实困难)不幸对于不同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而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
下面,我们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一步剖析人物的命运。解读主题
三、透过社会看人物,合作**问题:
1.你觉得,老王为什么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因为他的善良吗?请在课文中找出能反映老王不幸的时代背景的语句,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幸的社会根源。
1、)“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取缔”是什么意思?想象当时为什么要取缔?)
请你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月?为什么“蹬三轮”的要组织起来?这种政策好不好?如何评价那个时代?
明确:作品反映的是“文革:那段荒唐动荡的社会,当时受到左的思潮,不许人们单干,所以连蹬三轮的也要组织起来。
作者对那个时代是深恶痛绝的。 这其实不仅仅是写老王的老实与善,更是对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的讽刺与控诉。所以,作者写老王的善良,是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之下--那是一个恶的年代。
2.杨绛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从文中传递出的信息看,杨绛是一个幸运的人吗?(不是)从**可以看出来?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放心。”
明确:由此可以窥见杨绛一家人的艰苦不易。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一向淡泊宁静的杨绛夫妇在文革中也被下放改造,被剥夺了自由和学术研究的权利,这对学者型的杨绛夫妇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不幸呢?
而且我们知道,杨绛一家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受了许多苦,而且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一般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以后都会以自身的不幸去控诉,而杨绛面对老王却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这里面体现出一种对待苦难的态度。“同是天涯沦落人”。
3.一个阴暗的年代,两个不幸的人,两个善良的人,在互相扶持着,一个倒下,一个存活着。这是文本显层的意义。
深层是什么? 杨绛说她愧疚,她愧疚什么?为什么会愧疚?
我们先来看几处细节描写的“言外之意”。
第一处)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视力失明和得了恶病而失明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能昭示出老王的不幸,作者凭什么说这是一种更深的不幸呢?
明确:①作者对老王因得了恶病而瞎掉一只眼的说法并不赞同,否则就不会赘述“有人说”三个字了;②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炎凉世态的深刻体认。③老王不但要承受身体上的不幸所带来的痛苦,,更要承受其他人嘲讽、冷漠的闲言碎语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所以,老王是孤独的,而孤独的老王对来自世间的一点点温情都极为珍惜,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临死前还惦记给作者夫妇送去鸡蛋和香油的原因。
所以,杨绛说,同是不幸,而得了恶病该是更深的不幸。
第二处)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明确:这句“降格为‘货’”,人与货物平等,凄苦不幸的现实的写照,在杨绛的笔下却富含幽默调侃的味道,读来让人会意微笑的同时又倍感沉重!
总结: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叙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老王是不幸的,作者也是不幸的,老王和杨绛夫妇的不幸是不同的,但实质上都是大时代中不能自主的小人物的不幸,是“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不幸。文革,洪流滚滚的时候,这些底层人物是无力改变它的。
他们的命运,是时代的悲剧。
作者怀者悲天悯人的一颗心,对比不幸的自己更不幸的人,仍生出了愧怍。作者同情老王,实际上是讽刺那个社会,讥嘲它的黑白颠倒——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老王的悲剧实在不是老王个人的悲剧,甚至也不是善良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四、主题**:
请同学们看课前提示:“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
”杨绛的散文中闪过时代的影子,在这种大时代下看老王的善良别有一番意味,这种意味绝不仅仅是对善良的肯定,它包含着更为复杂的东西。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对这篇文章的主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1.(学生畅所欲言谈主题:)
观点1:写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纯朴的天性的颂歌。(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一个人的善良,而是写一个异常善良的人对另一个异常善良的人的怀念,是写善良的人们在恶的年代里的相互取暖。
“善良”是这篇文章表达的主旨。“底层的光芒".许多人面对苦难,就会去作恶,或者与恶同流合污,老王在那样的时代是特立的高大的.)
观点2:这篇文章启示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逆境?——以善良之心,看待逆境,看待一切。
观点3:苦难才是文本的话题,悲悯苦难,思考苦难是作者的真正用意(老王是善良的,杨绛也是善良的。在苦难之中,善良的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互相扶持着,这就是人性的伟大。
但是,感悟善良、善待别人,这决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的用意在哪? 尽在故事的背后。
《老王》不是进行庸俗的励志教化,而是在对曾经的苦难进行深刻的人文反思。)
……等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归结: 一篇优秀作品的解读可以是多重的。从这篇作品中感悟出逆境中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他人,是可以的。
根据文化传统和同学们的实际,不说“博爱”而说“善良”是可以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在那段日子里,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给我留下这样的心情。
——这段心情的底色是“悲悯”之心,也即“善良”的表现之一。
在我看来,一个真正善良努力的人,像老王这样艰难地生活,最后蝼蚁般地死去,绝对是这个社会的耻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社会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我相信,这篇散文的丰富性就表现在这里。它里面所包含的更为丰富的对特定年代的讽刺与控诉,对人性中善良的肯定与呼唤,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2、结束语:
1.)无论你从文中感悟到什么,我们都能看到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也都能看到他们的执着。普通人对道德、品性的坚守,守护了社会良知。
作者的肯定也代表了社会的价值评判。我们常说“好人好报”,但是老王显然并没有得到多少好的“报应”,如果你是老王,让你重新选择一生,你会怎么做?你还会选择做一个善良的好人吗?
(引起学生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
2.)不久前,记者赵亮有幸采访了九十高龄的杨先生,他们有这样一段对话,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关于生死,杨先生说:死后寂寞,没人记得,我不怕,我求之不得。死了就安静了。
关于财产,杨先生说:准备捐给公益事业,但不会以钱先生或者我的名义命名,捐了就捐了,还留名干什么?
关于女人,杨先生说:女人活在世上要比男人吃亏一点,吃亏就吃亏吧!我是吃亏主义者。
五、作业:
根据你对老王的情感态度,为老王写一条墓志铭。
八年级语文上第9课《老王》教案 人教新课标
9.老王 教案。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背景 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
9.老王。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分析老王的 苦 与 善 2.学习文章利用片段来刻画人物的办法。3.体会作者的善良,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重点 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伛 y...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9老王教案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课文重点 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学会善待他人。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2 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写上评语。3 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极 左 思潮在中国泛滥的资料,了解课文背景。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