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凸透镜及其运用

发布 2022-12-23 00:03:28 阅读 4164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多选)

2.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3.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5.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6.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7.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腈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两枚硬币。以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大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小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大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8.如图9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9.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性质.

10.小华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

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

11.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 (变大/变小).

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不变.

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12. 在图12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1)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9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填“上”、“下”)调节。若只调节蜡烛 ,应将蜡烛向___调节

13、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__

填“实像”或“虚像”)。

3)当鼠标向前推移时,感光器件上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在向___移动。

4)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

14.如右图所示,小明和几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小红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向。

移动光屏(填左或右)

2)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小红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bcd.③④

3)取走近视眼镜调整光屏,当光屏上的像调节清晰后,小明在光屏的位置上用平面镜代替光屏,并在镜前调整自己的位置,他发现镜中有烛焰的两个清晰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光的形成的,它与烛焰的大小关系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5.(4分)(1)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选择了焦距分别为f1和f2(f1 > f2)的两块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他将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l1和l2(l1 < l2)的位置处,通过移动光屏找像,成像情况如图8(a)、(b)、(c)、(d)所示。

比较图8(a)与(b)[或(c)与(d)]的物距、焦距、像距,以及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

比较图8(a)与(c)[或(b)与(d)] 的物距、焦距、像距,以及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可知: 。

16、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17、小宇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5)在实验(4)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6)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a晰的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镜。人眼在此处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7)如果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

八年级物理 透镜及应用 小测。基础检验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b c d 2.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 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

八年级物理 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练习题。注 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定大小 2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只适用实像 3物向焦点移,像变大且远 实像 虚像都适用 练习。1在做 凸透镜成像 的实验中1题图。l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

第四章第五节科学 凸透镜成像教案。课题科学 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通过实验培养对数据的初步分析现象的能力方法。课型。新授。由上节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初步培养对 结果进行交流 评价的能力。得出实验结论。难点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环节。教师调控物距小于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