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整体学习。
学案设计湖北口中学陈华宝。
1、想一想,红军长征的故事你了解吗?能否为大家讲一下。
2、速读单元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本单元的5篇课文,各自从什么角度讲述长征的?
2)你能为大家至少写一个单元学习目标吗?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3、请依据单元提示、课文练习和自己的体会,大致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
七律·长征》学案。
学习目标: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了解***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
学习重点: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学习难点:了解***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
学习准备:对长征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的同学,课前应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1、预习。、小组内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长征。
、写作背景:202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2023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字词积累。
2、指导朗诵,介绍四字学习:方法——译、读、悟、诵。
译:指疏通诗歌大意; 读:反复诵读、揣摩品味;
悟:理解诗歌内涵; 诵: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作者的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4、学生齐读课文。
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互动疏通。
1.这首诗的诗眼在**?这首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2.“红军不怕远征难”,远征究竟“难”在何处?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征难图”?
3.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
4.红军于2023年1月攻占遵义,2023年5月抢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2023年6月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颔联腾五岭、跨乌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为什么颈联上下句不按时间顺序写呢?
颔联和颈联各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5.2023年8月21日,以***为首的右路军出发过草地,以张国焘为首的左路军却南下,另立**,以**、关向应为首的二方面军还没有开始长征,这是历史事实,但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说成是“三军过后”呢?
三、品味诗中画面。
1、 创设问题情景:
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2、 创设问题情景:
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
3、 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
四、拓展阅读。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壮歌。***不但写下了《长征》来加以赞颂,而且在长征途中写下了许多诗。请读下面两首诗,让我们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1、《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忆秦娥娄山关》见练习册第二页。
五、练习拓展。
1.改正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
1)a风尘扑扑 b平易近人 c戒骄戒躁 d只等闲。
2)a风烛残年 b无边无际 c来龙去脉 d云涯暖。
3)a围追堵截 b巍峨高大 c翻山岳岭 d腾细浪。
4)a艰苦卓绝 b水流湍急 c气势磅礴 d尽开彦。
2.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对偶)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比喻)
c.在我们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拟人)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3.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律·长征》境界浩大,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它是浩瀚诗海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可多得的歌咏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
b.《七律·长征》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八句,每句七字,首联和尾联必须对仗。
c.《七律·长征》这首诗,它不仅精练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具体写红军长征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4.诗不同于散文 ,作者把红军的革命气概及大无畏精神浓缩在四联八句的诗里,体会“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寒”字有多样化的理解,诸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说法?或者谈谈你自己的见解。(
a有人认为,一个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b有人认为,“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c也有人认为,“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d还有人认为,“寒”字意味着在革命洪流面前顽敌的寒栗。
我的见解。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6.2023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
我的答案:7.将下列诗句断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 磅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 9.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10.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六、.综合提升。
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开放**、结合诗的内容回答问题: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那么“长征精神”是什么呢?如今我们已不再要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了,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要不要长征精神了?
请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七、作业。1、 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
2、 课后**: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多样化的理解,你对此字有何见解?
长征组歌》两首学案。
学案设计湖北口中学陈华宝。
目的要求:1、理解“调虎离山”、“千锤百炼”等关键词语的含义,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2、通过反复诵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
3、了解***同志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学习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1、重温历史进入长征 ①、师生齐背《七律 · 长征》
、学生自由朗读《长征组歌》两首,谈谈有关四渡赤水和过雪山草地的情况。
2、简介背景:作者萧华,江西人氏。2023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
3、字词积累。
4、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调?从歌词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二、互动疏通。
a、品味语言,合作学习。再读《四渡赤水出奇兵》,讨论以下问题:
1.中心句是哪句?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谈谈理由。(或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质疑)
3、比较本课与《七律长征》语言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
b、1.再读《过》,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2.怎样克服的?靠什么?
3.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三、拓展延伸,合作**。 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诵比赛,再次领略歌词的气势与节奏,体会红军那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完成活动设计)活动目的。
活动形式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1.
四、练习拓展 1.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压黔境(jīn) b.雪皑皑(ái) c.千锤百炼(chuí) d.草毯泥毡(zhān)
2.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用兵真如神。
a.下、兵、明、程、神 b.明、程、神 c.兵、明、程、神 d.下、明、程、神。
3.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是( )
a.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b.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c.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 海燕 教学案例。张颖。前不久执教 海燕 最后一课时时,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最后一次激情朗读课文之后,问学生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a生说 我体会到了象征 对比手法的魅力本领。我觉得它们真了不起。b生说 我特别喜欢这篇课文,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 教学反思。复述课文,从而提炼课文梗概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进行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往往是令学生不感兴趣的,且语言组织的也不恰当。要想让学生如行云流水般说出,除了加强朗读,在朗读中感知,在诵读中品味,在朗读中揣摩外,还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即像上面的教学片断那样,师做恰当的提问,适时的引导。...
2019秋八年级语文上册11背影教学案 新版 苏教版
合作 展示 一 生字词检查。狼藉簌簌橘逛踌躇蹒跚颓唐琐屑举箸 二 录音范读,或者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文中 父亲 对儿子的无私。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三 跳读课文,找出作者流几次流泪的句子,说一说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