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旅。
教科书分析。
科学之旅”相当于全书的序言。教科书从海边拾贝壳的孩子引入课题,比喻学习科学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这样就给全书定下了科学**的基调。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物理学的重要性质是本课的一个主要任务。
科学之旅”主要由“有趣有用的物理”、“怎样学习物理”两部分组成。通过实验和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问题。
4.初步了解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引言部分”,通过一个拣贝壳的孩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从此开始既充满乐趣又不乏艰辛的科学之旅。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
1)凸透镜成像。
2)惯性、过山车。
3)怕冷的易拉罐。
4)瓶子吞吐鸡蛋。
学生讨论,激发兴趣。
教师小结: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逐渐弄清其中的奥秘。
2.有趣有用的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科学。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3页的“演示”部分,做实验,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从而感受演示的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想想做做。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该栏目的两个实验,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做。通过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科学真谛的兴趣,也为教科书第五章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铺垫。
教师让学生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开始不要把球和漏斗贴得太紧,先吹气后放手,吹气要持续有力,否则不易成功。本实验用的漏斗,可以使用实验室的玻璃漏斗,也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代替。
3.物理是有用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并观察图5、图6,让学生了解拉住月亮的力、拉下苹果的力、拉住人造地球卫星的力是同一种力——万有引力。
这几幅图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世界”和“科学就在你身边”的宗旨。教师可以动员学生一起收集资料,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怎样学习物理。
**:如何学好物理?讨论小结如下:
1)善于观察,乐于助人。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三、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1.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
3.物理是有用的。
4.如何学好物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练习本、钟表、录音机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明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明量完身高后,告诉他身高是163。小明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厘米或1米63)
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2024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新课教学。
1.长度的单位。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页内容,让学生了解长度的单位和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同米的关系是
1 km=1 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 001 m=10-6 m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例如: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大多数在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cm。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估测。
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 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请两位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2)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认识刻度尺。
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
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2页“实验”。明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1:练习使用刻度尺。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图1.1-3和1.1-4,让学生了解正确放置刻度尺的方法;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知道区分大小格;会记录,知道注明测量单位。
实验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将测量结果填入教科书第12页的**中。学生可以两人一组,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完成后,教师可以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错误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
实验3: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方式同实验2,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
介绍:国际乒联为了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
3)特殊长度的测量。
问题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
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①曲线;②规则(圆)。
测量方法:①直接用卷尺测量;②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③利用圆周公式c=2πr=πd:
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
问题2: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总长度是多少呢?
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①上网查找;②借助中国地图间接测量。
问题3: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
思路:被测时间特点:时间太长。
测量方法:①直接用手表测量(要有耐心,可边做事情边等待);②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现场实验,小段蚊香长度约为1.
5cm,蚊香的燃烧速度约12cm/h)
说明:上述三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想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长度的单位和长度的测量,最后的问题(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是时间的测量。教师在教学时需明确,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的最后,讲特殊长度的测量的时候,讲了3个问题,仔细想一想,第3个问题和前2个有什么差别吗?
同学回答:问题1和2是长度的测量;问题3是时间的测量。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今天就学习时间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1.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时间单位:
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h=60 min;
1 min=60 s;
1 s=103 ms;
1 ms=103 μs。
2)认识计时仪器。
古代计时仪器——日晷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如铯原子钟。
3)时间的估测。
活动:估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
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分钟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分钟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4)时间的测量。
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停表的使用。
教师先利用多**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活动。两人一组,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
跑圈测时。两人一组。请三位自认为跑步速度较快的同学分别从教室前门绕到教室后门再回到前门跑一圈,各组同学分别测出每位同学所用的时间,然后请其中一组同学用他们的测量结果判断谁的速度更快。
2.测量误差。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误差,怎样减少和避免误差。
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三、课堂小结。
利用多**显现本节知识结构进行小结。通过对一些特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的**,除了掌握这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打开思路,如此你才能更好解决难题。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4.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读图1.2-1“形形色色的运动”,**夜空中的彗星、飞奔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让学生想想看,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吗?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由此引入这一节的学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推荐的。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知识目标 1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 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 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 表达交流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学习的能...
八年级生物上册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与练习全集冀教版
课题 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第1周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2说出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4认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观点。通过参与种植 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重点 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难点 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一课时 鲫鱼。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鲫鱼的运动方式。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鲫鱼的呼吸方式。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教学重点 鳍的作用。教学教学 鳃适于在水中气体交换的特点。教学方法 讨论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