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2-17 15:36:28 阅读 8200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读图和析图的能力,同时学生学过《长江》一课,对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了了解,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学生对于本课提及的地上河的成因的分析及产生的危害和治理的分析,还不够具体和深入,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成。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一课。八年级地理把目光从世界移向了中国,研究中国的疆域、人口、民族;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世界到中国是整体到局部的一个深入认识过程,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运用、拓展过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的环境意识。从教材结构看,本课既是学习河流湖泊概况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水资源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黄河开发和治理的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成因和黄河的治理措施。

分析:从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过程中可体现出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从而可引出治黄的根本措施,所以“地上河”的成因是本节的重点。黄河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利于加快西北内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合理利用也将产生一系列问题,所以黄河的开发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现实中,因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等原因使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且近年出现断流现象,这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后果,也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黄河的治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设计。

一)在本节课中教师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课前准备。

1)自主**这是教学的准备阶段,我设计学案了提前发下去,为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

2)合作交流我采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同桌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给每一个学生以机会。

2.课堂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和步骤。

1)目标重现: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评价能力。

2)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内展示预习学案,检测预习效果。

3)合作**,通过做综合题来联系所学的知识,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精讲点拨,对于学生在学***现的疑问、重难点、易错的、易混的、易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

5)巩固检测,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的检测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过程。

**黄河录像导出本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出示自学提纲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内互查,巩固基础知识。

**题1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我国第二大河?

利用黄河、长江、珠江的长度、水量的比较表,分析讨论“黄河为什么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一大河”,锻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2024年是我省历史上少见的多雨年份,全省平均降雨92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38%,为2024年以来同期第二位。大量的降雨给我省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据统计,全省有101个县(市、区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086万人,受淹城市3个,倒塌房屋13.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7.86亿元。

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受“华西秋雨”的影响,9月中旬河南兰考县蔡集生产堤决口,导致我省东明县南滩2个乡镇、135个村、9.68万人被水围困,23289间房屋损坏倒塌。东明段黄河大堤经历了一个多月高水位浸泡,多处发生严重险情。

全省抗洪形势一度十分严峻。

试分析黄河发洪水的原因?假如你是水利专家你怎样开发或治理黄河?(任选一方面作答)

教师指导的重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倾听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点评学生的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梳理分析问题的思路并记录主要观点。

本段材料加深了学生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从材料中知黄河带来的大量的泥沙,也给人们带来来洪水隐患。根据学生前面自学的能很快想到是“地上河”的原因。

然而,气候因素是黄河发洪水的另一重要因素,学生可能想不到,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点拨。

关于黄河的治理,尤其要使学生认识到:对黄河下游的治理,不能只能在下游做文章,教师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

治理黄河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从而总结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而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这样引导学生由现象看本质,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同学交往的能力以及一分为二的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

课堂实录。3、讲授新课。

一)(3分钟)[引入]用课件**黄河景观**,激昂的**伴着滚滚黄河水展现在学生眼前。

教师过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过它。请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有关黄河的诗。

学生展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

师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

二)(10分钟)[课件出示]黄河探险。

教师]先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题:读图思考。

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

动态移入”法首先画好黄河“几”字形状作为文本。

师]“黄河的干流像什么形状?”

生]像个巨大的“几”字。

师]鼠标点击动态移入地图上黄河的原位契合并重复几。

学生自主学习]

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在小组内总结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

4.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由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简图,并根据自己画的图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自探空间: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学生讨论、回答]黄河仅仅是长度居全国第二位,而年入海水量却远远少于长江、珠江。

师]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课件出示]三、黄河的水文特征(10分)

师]请学生自学课本49-50页的阅读来找出正确答案。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上游的水文特征—水能资源丰富。

师活动]学生总结的同时在黄河水系图出现黄河上游发源地的录像。

师过渡]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在从龙羊峡到青铜峡这一河段,因为它位于第。

一、第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教师活动]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

课件出示]2.中游的水文特点。

提问]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师生互动]1)提出问题:黄河中游段流经什么地形单元?(学生思考讨论)

2)鼠标移至黄河中游段点击,出现黄土高原的景观图,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一片疏松的黄土景象印入学生眼帘。

3)点击鼠标**黄河中游段水文特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视。学生可以看到滚滚黄河水把大量泥沙冲入河中,并配以片中解说。

4)再提出问题:黄河中游段水文特征又是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去了?请看黄河下游的水文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师生互动]让学生观察黄河流域图,并提出问题:下游流域面积宽窄如何,有无支流?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流域面积窄、少支流,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看动画演示“地上河”形成过程,并仔细听解说。

要求学生说明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得出分析结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泥沙,,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多**动画]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课件出示]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学生讨论回答]会引起洪水灾害。

学生小组合作**](15分钟)

1.[课件出示]学以致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滔滔黄河

滔滔黄河 一 教材分析。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 容量大 空间概念强 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 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滔滔黄河学案湘教版

滔滔黄河学案。年级备课时间课题预习案 通过预习要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一 学习目标。1 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长度 流经的省区 地形区和主要支流。八年级科目2010年11月8日。地理。主备授课者。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黄河。审核。2 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及...

八年级地理上册2 3 3滔滔黄河达标检测 新版 湘教版

滔滔黄河。一 单项选择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的 天 和 海 分别指的是 a.唐古拉山和东海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d.昆仑山和渤海。2.黄河和长江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青 川b.青 藏c.川 甘d.青 甘。3.我国某条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为 河流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