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文言文三峡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
1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24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二)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沿溯阻绝。 绝: ②或王命急宣。 或:
不以疾也。 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 )
3)虽乘奔御风( )4)沿溯阻绝( )
6.下面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一样的是( )3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或王命急宣而或长烟一空。
c.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故渔者歌故人具鸡黍。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用自己的话回答:一年四季,三峡风光各有什么特点?(2分)
春冬:景色艳丽奇绝;
夏季:秋季:
9.文末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2分)
一)《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物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词语
1)五色交辉2)四时3)歇4)夕日: 。
5)颓6)与7)奇: 。
2、重点问题:
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 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答: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 二)《记承天寺夜游》
3.解释加粗的词。
1)念无与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 (3)相与步于中庭。
4)盖竹柏影也5)寻张怀民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默写课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翻译之。
默写: 翻译:
5.本文作者是___字___号___他是___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本文选自。
6. 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
7、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9.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10."月色入户"意思是这句话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
11.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12.文章"记"的要素是: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0.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14、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二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二 一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淑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 选段中哪些词语突现水的流速之快?2 清荣峻茂 分别省略了哪些主语?3 下列描写景物动态的一项是 a 素湍绿潭 b 绝 山献 多生怪。c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 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 崇尚 培养 c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 因此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 大家一样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杜甫诗三首。一 重点字词。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 造化钟神秀钟2 决眦人归鸟眦 3 会当凌绝顶会4 浑欲不胜簪浑 5 老翁逾墙走逾6 三男邺城戍戍 7 二男新战死新8 夜久语声绝绝 二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望岳 1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 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2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