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总复习

发布 2022-12-12 08:50:28 阅读 8248

单元解析。

本单元是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

《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喂──出来》以科幻**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以广泛的科学技术为主题,引导学生泛舟科海,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五篇课文都是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的结合,既有散文,又有报告文学、科幻**,散文又有侧重议论的,侧重说明的,侧重抒情的。选文注意体裁多样性,让学生尽可能领略科学文艺作品的各种品种。

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并能运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现的常用词;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树立环保观念,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生命的意识。

4.以“科技海洋千帆竞,人类文明万年春”为主题,使学生联想丰富并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单元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

2.要求学生进一步**内容,感受作品,从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单元学习难点。

1.通过综合和比较,进一步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要区别各文体特点,注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第1课时。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一.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整理。

敬畏自然》蓬蒿péng hāo:(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咫尺zhǐchǐ∶比喻相距很近。

狼藉láng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呐喊nàhǎn:大声呼喊;尤指士兵在战斗或追击时大声叫喊助威。

不自量力bùzìliànglì量:衡量,估计。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

相形见绌xiāngxíng-jiànchù:互相比较之下,一方显得很逊色。

精巧绝伦jīngqiǎo juélún:精细巧妙,没有可以相比的。

美味佳肴měiwèi-jiāyáo∶精致可口的饭菜。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萧瑟xiāosè∶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寂寞凄凉。

和煦héxù: 温暖的。

干涸gānhé: 河流、池塘等干枯无水;没有水的。

吞噬tūnshì∶吞吃;吞咽。整个地吞下去;吞没。

裸露luǒlù:露在外头;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滩gēbìtān:蒙语中称沙漠,不同于一般沙漠,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沧海桑田cānghǎi-sāngtián: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地变成了大海。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

二.知识排查。

敬畏自然》1. 作者的观点:我们要敬畏自然。

2. 敬畏自然的含义:敬重自然,畏惧自然,爱护自然。

3.艺术特色:

1)层层推进,布局严谨。(2)巧妙运用对比手法。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的比较。

3)多处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感情强烈,引人深思)、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1.主旨:这篇报告文学通过对罗布泊今昔的对比,揭示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有“生命绿洲”之称的罗布泊,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的生态悲剧,以强烈的呼吁,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2.情感:课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盲目索取而痛惜。

3.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4.表现手法:对比:用罗布泊的今昔对比;运用了拟人手法。

三.课内经典段落阅读。

一)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它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毕竟不是大海, ,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鹌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 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 “鲲鹏看待斥鹌一般”出自《庄子·逍遥游》,鲲是庄子想像的一种大鱼,当它化而为鸟,就叫做鹏。鹏鸟向南海飞去,水击三千里,乘着旋风一下子就飞九万里,由此可演化为一个成语是。

3. 赏析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

4.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原因是什么?

5. 人类挖掘出大自然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作者为什么担忧地说,那些矿坑有可能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二)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

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2023年至2023年,国民党**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

解放后的2023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来?

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

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1.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多次引用数据,起到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4.第四段中加点的“盲目”能否去掉?为什么?

5.从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四.中考试题链接。

一)用玄武岩“囚禁”二氧化碳

随着全球变暖,空气中含量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碳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表明,全球能源需求将在本世纪中期翻一番。随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人类将面临更棘手的问题:

如何才能使电厂在满足不断升高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控制在较低水平?

让人惊喜的是,受到大自然的启发,科学家们已初步找到全球变暖问题的缓解之道。大约在600万至1700万年前,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熔岩覆盖了美国南爱达荷州、俄勒冈州东北部和华盛顿州东南部地区。厚达几千英尺的熔岩冷却后,表面形成了坚硬的岩石表层,而疏松多孔、透气性良好的玄武岩则裹带着大量水分凝固在其下。

这些曾经带来巨大灾难的熔岩,如今已成为人类抵御全球变暖的重要工具之一,因为科学家们打算把大量的二氧化碳储藏在这些玄武岩中。

当第一次听到把二氧化碳储藏在地下的想法时,彼得麦克格雷尔感到非常疑惑。“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他说。

但如今,他已经成为美国能源部位于华盛顿州的国家实验室的杰出科学家,正和他的同事就此进行一项试点项目,他还希望将自己的余生全都用来研究如何将二氧化碳储存于地下。他认为,这是目前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地球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容器。据估计,美国西北部的玄武岩层能储存50-100亿吨的二氧化碳,足够吸收美国火力发电厂未来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于二氧化碳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任何处理这种温室气体的方法,关键都在于切断它重新回到地表的路径。计算机模拟显示,液化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后将停留在巨大的玄武岩层中不会逃逸,而且即使把它们注入断裂的玄武岩层,二氧化碳在17年里向上迁移的距离也不超过半个足球场的长度。

麦克格雷尔说,二氧化碳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还会带来额外的收获,它们会逐渐矿化成石灰岩。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将该地区的玄武岩样品放置在二氧化碳饱和溶液中,发现4—6周后就有碳酸钙矿物形成,这是人们能得到的最稳定最保险的产物。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练习。一 现代文知识填空。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的作者是 著名的 家 家和 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2 法显是 朝代 僧人 旅行家 翻译家。玄奘是 朝代 佛教学者 旅行家 翻译家,在 中俗称唐僧。3 课文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二是。4 我们的知识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语文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鄂教版八年级下 一 单元复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2 结合背景,体会作者对家园的思想感情。3 学会阅读和欣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情怀。4 培养自己热爱家园 保护家园的情感。背诵诗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二 单元内容归纳 故乡 是鲁迅写的一篇 作品以叙述主人公 我 ...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一 单元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作家作品。2.识记重点词语。3 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4 培养学生运用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理解和 性阅读的能力。5 领悟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二 单元复习重点 1 掌握重点作家作品。2.识记重点词语。3 珍视大自然的科学精神,树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