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下 科学第2章专题练习 2

发布 2022-12-10 22:02:28 阅读 2663

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1.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

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

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2. 二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 空气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3.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甲瓶中燃烧。

1)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

2)实验测得甲瓶中氧气的体积远小于瓶中空气体积的l/5,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3)有同学提出,若用co取代h2,进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你是否认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

4.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6.在实验室中用mno2做为kclo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cuo、fe2o3等氧化物也能对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小明想知道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在催化剂的**过程中,要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

(2)本实验中,三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最弱的是。

3)利用表中数据,请计算第2组实验中分解的kclo3的质量。

7. 实验室常以mno2为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柯在科普读物中查得一些蔬菜提取液也可催化h2o2分解,为此,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5克新鲜莴笋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进行快速充分研磨。然后,向研磨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再用纱布过滤即得莴笋提取液。

用注射器吸入3%的h2o2溶液5毫升,并将针管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尽快吸入5毫升的莴笋提取液,密封注射器端口。室温下置于试验台上,每分钟记录一次氧气的生成量(注射器内体积的增加量),历时10分钟,求平均值。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加入菠菜、白菜提取液后的每分钟。

氧气生成量。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室温20℃,ph值为7):

1)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蔬菜提取液具有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还需补充怎样的实验?

2)后来,小柯又做了“不同ph值的莴笋提取液催化。

分解h2o2”的实验,得到数据并绘成如右图曲。

线,分析曲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8.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9.在制取co2的实验中,小科发现质量相同而粗细不同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o2的产生速度细的比粗的快得多。

1)经思考后,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下表:(每次实验用大理石质量1g,盐酸20ml)

2)为了比较反应速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3)实验①中c0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卷对应的图上,画出实验②中c02体积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

10.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

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11. 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

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

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

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了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的实验(装置如图),他在实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减少的质量。

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的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混合,发现混合气体的性质与最初的空气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①拉瓦锡实验是否支持燃素说,并说明理由。

②拉瓦锡实验中氧化汞受强热释放出的气体是。

③拉瓦锡在实验中,均对反应前后的容器及其中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体现了他对规律的重要认识。

12.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做了下述实验。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

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右图所示。

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理由是。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13.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时,空气中的氮气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在土壤中生成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硝酸盐;

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氮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用下列哪种收集方法填序号)

14.据报道:2024年5月7日下午,我市某气雾剂厂车间内铝粉**,因工作人员缺乏消防知识,用水灭火,结果发生**。小科查找了有关资料,发现金属铝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发生这次**的直接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其实,有些火灾也不能用水灭火,如举一例)。

1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下图表示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hi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

17 2 2 2 八年级下数学17章第2节

17.2.2 函数的图象 二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深刻领会函数中两个变量的关系,能够从所给的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 从所给的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例1 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 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 右图中两条线段分...

八年级第2章声现象练习

1.人耳要区别回声和原声则要距障碍物最少 m.如没有达到则回声的作用是。2.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向一个空暖水瓶灌水,有经验的人知道什么时候是否满了。这是因为灌的水越多空气柱越 气柱发出的音调越 3.当代的4大污染。4.男同学发出的声音比女同学沉闷,浑厚,也就是比女同学的低,原因是男同学...

八年级物理第2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一 自主学习 1 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一切物体都具有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量程为 分度值是 2 人们将物质的称为物质的三态。3叫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与有关,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即吸热的物体能量 放热的物体能量 物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