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2章测评卷

发布 2022-12-20 14:37:28 阅读 7547

第二章学业水平测评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18·恩施州)如图实验中,是为了**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第1题图第3题图。

2.(2017·襄阳)能辨别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3.(2018·娄底)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4.(2017·广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 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 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5.(2018·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中考·**)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7.(2017·六盘水改编)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据音调判断的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2018·眉山)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 b c d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9.一根很长的钢管,丽丽在一端敲一下,华华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___次响声,最后一次响声是从传来的。

10.(中考·河南)如图是用带孔的笔管与药瓶制成的简易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

11.(2018·徐州)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__产生的,通过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不在可听声音的范围内。

12.(2018·江西)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减弱噪声。

13.(2018·云南改编)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来辨别出声音是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

14.(2017·广西)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15.(2018·玉林)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不能传声。

16.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___声波的反射。(选填“增强”或“减弱”)

三、实验**题(6分+10分+8分+4分=28分)

17.如图所示是**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8.(中考·上海)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音调与弦线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和___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点。

19.(2019·黄冈模拟)为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如图甲所示。

1)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她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华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②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乙所示,随着向外不断地抽气,结果发现手机的铃声越来越___选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出:猜想___是正确的。

第19题第20题。

20.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盒,在其底部开一小孔,将饮料排出,对着点燃的蜡烛,用手拍击薄膜部分,可以看到蜡烛的火焰被吹动了,甚至还会被吹灭。由这个小实验可得出两条结论是:

四、综合应用题(4分+10分+9分+10分=33分)

21.(中考·牡丹江)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知识点不能重复)

例如:问:手机来**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1)问。答。

2) 问。答。

22.一辆汽车以15 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 s听到回声,问:(声速取340 m/s)

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3.某同学郊游时,遇到大雷阵雨,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1)请你从此现象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2)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 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离闪电处多远?

24.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3060 m,沿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不计抬头的时间),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八年级物理测评卷

基础概念 1.单位换算 980kgtmg 2.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拨到标尺的左端的零刻度处 如果横梁不平衡,应根据指针偏转的方向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横梁平衡 如果横梁的左臂偏高,应该向旋动螺母,使指针对准 的刻度线,或在 的刻度线的左右摆动的幅度为止。3.微小质量的测量用法测量。测量液体质...

八年级物理 上 阶段测评卷 2 12 2

满分 100 时间 45分钟得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以下温度最接近23 的是。a 人体的正常温度 b 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感觉温暖 舒适的房间温度。2 1983年南极洲最低气温是 89 2 它读作。a 零下89 2度 b 零下89 2摄氏度 c 负89...

八年级物理 上 阶段测评卷 1 11 2

满分 100 时间 45分钟得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雨时,雨点打在瓦片上,发出 嘀嗒 嘀嗒 的响声,这里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a 瓦片b 雨点 c 空气 d 以上都不对。2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学生听到的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