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九册教学后记

发布 2022-12-08 16:33:28 阅读 8765

一、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异。

分母分数加减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则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本节课注意突出了以下几点:

1.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灵活地处理例题,通过“理解题意、讨论**、抽象概括”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2.坚持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无论从**方法的运用上,还是对问题和练习的设计上。都力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由于本节课运用了讨论式、辩论式方法进行教学,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的过程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

4.电教手段电参与课堂教学。

恰当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等,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优化了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 一个数乘分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时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运用实物演示、**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由此发现,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扩展。

第二环节首先让学生从复习中的小数乘法算式入手,把算式中的小数化成分数。把0.5×0.

2=0.1,转化成分数后即为 × 然后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联系?使学生自己推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实例来验证。

第三个环节是把例3作为一个实例来进行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公顷,公顷的 ,公顷的是多少,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用这张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公顷的就当于1公顷的,然后推导出 × 的计算过程。学生在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活动中,转化和推导思维得到了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根本。

三、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新课教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由整数乘法推广到小数乘法入手,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猜想: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让学生自由地充分的发表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开放了教学的时空。

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教材的束缚,使学习数学的过**正成为了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二层次为例题教学。从个体的尝试,到小组间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始终紧扣重点“简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展开。实践自己**出的新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解题后再交流,使小组合作落到实处,也进一步扩充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渠道。

第三层次为沟通联系环节。同是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整数、小数与分数有何不同的对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分数连乘应用题。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也为今后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及百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用对话、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来自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不断的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的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强调“做数学”已成为了教育者的共识。例题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三张纸条的不同长度来表示三个人所储蓄的钱”,真正使实践、探索成为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操作,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下一步正确的列式计算,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支柱。

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本节课的内容与上节课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进行比较,进一步明晰了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课堂教学中,既设置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环节,又多次组织学生小组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并扩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使得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了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五、整数除以分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自主把总结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中,总结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本节课分三个层次:

第一,复习导如阶段。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合作进行,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第二,分为三个步骤。(1)学生猜测。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行进行猜想,尝试完成计算任务,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探索研究。让学生选择自己已有的学习方法自行验证,掌握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和分数除以整数一样,都是乘除数的倒数。(3)自我评价。

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发挥学生积极能动性。

第三层次,应用知识,发展创新阶段。先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时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安排一些开放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整节课的教学按照“数学教育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设计,既照顾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自我猜测、自我参与、自我表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方法;又注重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培养,改编练习题的呈现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如:开放性练习,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参与要求,有的学生根据整数、分子和分母的特点填数,有的学生直接根据自己的感性填数均可,使其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六、一个数除以分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把除法的法则统一起来,这样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以及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概括,难点是“÷转×”的过程。

本课教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复习安排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口算,为后面学习分数除以分数作好知识迁移的准备,有关法则的复习,为后面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铺平了道路。

第二层次为新课教学,分为三个步骤。(1)培养学生大胆猜测,运用旧知识类推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算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层层递进,逐步明确算理,形成鲜明的知识表象。

(3)比较分数除法的两种情况,概括出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培养思维的综合性。

为使计算达到熟练,第三层次的练习形式多样,且有层次、有坡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让烦琐枯燥的练习焕了新的活力。

七、分数除法应用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及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逆解题,从而认识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突出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数量关系的分析,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难点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本节课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通过形式多样的复习铺垫,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步是新课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1)例1的教学通过教师的逐步图示和引导,着重帮助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这种题分析的思路与乘法应用题是一致的,再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明确解题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异同,让学生感知乘除法的内在联系,最后口述检验,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2)例2与例1的不同之处只是涉及到两种量,教学时着重指出需画两条线段,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看书,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是巩固练习,安排上循序渐进。第一题加强找单位“1”的基本训练,这是解题的基础,第三题叙述上稍有变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八、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教学的,依据两者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新知识。

本课的教学分三层:第一层是通过给一组算式进行分类,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第二层,重点依据学生的第二种分类方法,即把算式依据数的特征分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的迁移类推的方法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一个算式中有两级运算,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

如果算式中有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第三层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分数任意编出。

二、三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这样,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学习新知识。

第四步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此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从而深刻理解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

九、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联系有关知识引导学生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

新课的引入是通过让学生解答复习题,然后把问题改变,导出例4。在新课的讲述上,逐步引导学生共同搜集解决问题的有关方法及知识。学生根据需要分析的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尝试解答。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相互启发,交流算法及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归纳解题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此类应用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学例5时,在强调“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这句话的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探索。

十、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能较熟练地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并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于条件多了,学生往往难于判断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特别是遇到应当以较小的数量作为单位“1”时,往往容易出错。在复习时,通过三道题的练习使学生回忆判断单位“1”的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分数应用题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通过联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很快就发现其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得出解题的方法,为导入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新课的教学分为两个层次。

五年级数学第九册月考试卷

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月考数学试卷。班级。姓名。得分。教师简评。家长意见。一 填空 16分 1 把0.25 0.25 0.25 0.25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结果是 8 5表示求5个 是多少。1.8 0.7表示求1.8的 是多少。8 1.36的积一定是 位小数。954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九册应用题

9册应用题。1 一只大象重5.1吨,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这头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2 李明从学校到少年宫,每小时走4.5千米,0.6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只走3 千米,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3.2台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2台抽水机7小时可浇地多少公顷?4 一棵50年树龄的树...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南田村学校袁军苏。一 班级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8人。从上个学期的成绩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都很低,但这个学期刚转入的五个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上都有待加强。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