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性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发布 2022-12-08 14:37:28 阅读 1135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九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共3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建永/荥阳市刘河中学。

张丽娟/荥阳市崔庙中学。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节,本节课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生动写照。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关的要求是:理解菱形的概念,以及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知、已掌握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和已有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基础,探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又要尝试利用它们解题。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方法,而且体验到**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关的要求是:理解菱形的概念,以及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课标分解如下:

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与菱形有关的几个图案的观察,分析,能说出菱形的概念,会添加条件使已知四边形成为菱形。

2. 通过交流讨论,折纸活动,能探索出菱形的性质。

3. 通过小组合作,教师点拨,能用综合法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并会简单应用。

针对本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如下:

评价任务一:(测试一)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与菱形有关的几个图案,积极寻找并描述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征,最终能说出菱形的概念及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会添加条件使已知四边形成为菱形。

(目标1)

评价任务二:(测试二)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动手折叠菱形纸片,感受菱形的轴对称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对折叠展开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和思考,最终能够得出菱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目标2)

评价任务三:(测试三)学生能够运用综合法证明菱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目标3)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的已有基础: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是继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学生在学习菱形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直观的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其次,经历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四章三角形”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的学习,通过推理训练,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

再次,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已初步掌握了几何证明的基本要求、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但是按照几何证明的要求进行问题分析,书面表达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教师点拨解决证明思路问题。

通过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来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

四、学生课前准备:

1. 课前要求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

2. 菱形纸片。

《菱形的性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 九年级数学 上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 共3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 九年级学生。设计者 张建永 荥阳市刘河中学。张丽娟 荥阳市崔庙中学。一 内容和内容解析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 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的第一节,本节课内容与我们的...

6 1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6.1 频率与概率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一 教学内容与分析。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理解两步试验的事件的概率问题,通过试验活动,体会频率的稳定性和会借助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其核心是会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他的关键是学会画树状图和列表法求概率 学生在初二已...

九年级语文下册《乞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乞丐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和散文诗的特点。2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学习用词准确的特点。3 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题目解说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