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发布 2022-12-04 01:17:28 阅读 6136

唐家岭小学蔡春梅。

元、角、分与小数”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学完《买文具》后,在练习反馈**现了这样的问题:

如“3.

唐家岭小学蔡春梅。

元、角、分与小数”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学完《买文具》后,在练习反馈**现了这样的问题:

如“3.21元”读作“三元二角一分”这也是同事们谈论的话题。我认为这是学生把小数的意义与读法混淆了,一个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的。

整数部分按原来的读数方法读,小数点读做“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所以3.21元读作:

三点二一元。而把元、角、分用元做单位的小数表示时,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不满1元,则表示几角几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产生,明确小数点右边两位表示几角几分,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与“用元作单位的小数”的对应关系。

学生对小数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元角分的基础上,所以造成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仅限于钱。学生看到小数就在其后加上单位“元”,出现了认识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补充,生活中的小数如:

我的视力是1.5,我的身高是1.56米,我的体重是48.

5千克,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5.98秒等等。个人认为,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具体的模型,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但过于依赖这一数学模型会阻碍学生的思维,所以有必要拓宽小数的意义教学。

元角分与小数》教学反思

元角分与小数”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的加减运算,为此,教材安排了“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寄书”等具体情境。“买文具”时,会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从而自然地引出小数;然后把这些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再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经历,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到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

但在读小数时却出现了口头读对了,书面表达却出现小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部分的读法混淆。

在“货比三家”中,凭借生活经验,大多数同学都能很快判断出两个小数谁大谁小,但在交流思考的过程时,却大都缺乏完整的表述;让人郁闷的是:在完成作业“去哪家文具店买橡皮最便宜?”时,凭借生活经验,他们很快就找到答案,却出现了“2.

63元>2.36元﹤2.65元”这样的书面表达。

“买书”与“寄书”的问题情境,是为理解一位小数加减运算的意义及算法而创设的。可以说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和进位加法与一位数没有退位的减法,是学得不错的。在解决教材p8“小红付给阿姨15元,应找回多少元?

”这个问题时,或许是具体情境的存在,结果也很快地出来了。

北师大版3年级数学下册《买文具》课后反思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的最初步的了解。教学时我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自然的引入小数;再经历把这些表示**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你能从这幅图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在解读主题图的时候找到小数,发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不是整数元的,有的不到1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

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

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在讲小数点的重要性时,我为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24年6月30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在空间站工作了23天后,一个人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返航。但是,当飞机返回大气层后,无论怎么操作也打不开降落伞,结果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

“联盟一号”所发生的事件就是因为在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让我们记住小数点所酿成的悲剧吧!我们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半点的疏忽,不然就要酿成严重的后果。

孩子们对小数点的作用印象非常深刻,有的孩子还把故事讲给了家长听。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

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

”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以前在课结束时,我经常因为时间不够省略了让学生回顾、总结这一环节,我知道总结能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所以这节课我没有省略这一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不会省略。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研读教材,联系上下相关的知识点,沟通它们的联系,找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联结点,进行通盘考虑,才能体悟编者用意,做到心中有本,在课堂上,教师才能更加挥洒自如,尽情展示教学魅力,品味成功教学的喜悦。

货比三家》教后反思

要“货比三家”,当然首先要能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寻“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一开始,学生举手十分积极。

丁玲:先比元,都是8元,那就再比角,一个是5角,一个是2角,当然是5角大,所以8.50元》8.20元。

伍淑丽:把8.50元改写成8元5角,8.

20元改写成8元2角,一眼就看出来,8元5角》8元2角,所以8.50元》8.20元。

到这里竟然再也没有其他学生举手,课堂上一片寂静,我有点恼火。可学生看我越恼火,他们就越想不出方法来。

这时,刘家元举手了。此人成绩不好,语文表达能力尤差,但上课举手一向都很积极,只是都是一些没头没脑,不着调的话,鲜有精彩之处。可让课堂这么冷着也不是办法,姑且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

刘家元:8.50—8.

20=0.3,所以8.50元》8.

20元。

咦,不错,小数减法还没学就会了,我正想表扬他,下面其他同学开始嘀咕了:“这我也会……”会为什么不举手?”我十分恼怒,正想开口,周兰又举手了,又一个不着调的,想想还是也让她说吧。

周兰:8.50和8.20,8一样大,就用50—20=30,所以8.50元》8.20元。

谁知,又有人嘀咕了:“这我也会……”

我更加恼怒了……课后,我静下心想:第一,可能我太急躁了,每次都是这样,一旦课堂上出现我认为是不该出现的冷场,我就急躁得很。可是我越急躁,学生就越紧张,就是有了好想法也不敢说,只有刘家元、周兰这两个似乎不知道看老师脸色的人才敢站出来。

第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过了一个年,都长大了。刘家元、周兰今天课上的表现真是令我既高兴又惭愧:

高兴的是过了一新年,他们又有了新的进步,惭愧的是我内心竟然用老眼光看他们。幸亏课上我让他们发言了,还表扬了他们,以他们的性格,这一表扬起码有三天的学习热情,尽管很多时候还是不着调。看来以后我得嘴巴甜一点,话动听一点,脸色好看一点,这样学生就会更“活”一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比大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2 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 总结的能力。4 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难点。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比大小 教学反思。谢春来。本课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一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母小于10 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由于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比大小这一课,进一步初步认识分数。本课时分数大小比...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优秀的数学教案可以促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实现。下面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一 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28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