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

发布 2022-11-29 12:32:28 阅读 4323

实验小学杨娜。

一、说课标。

查阅《课标》和《教参》,我们很容易得到《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本册教材的各单元目标:通读这些目标, 我寻找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发现处处可见,看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第三单元“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据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第四单元“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

法”,第。八、九单元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每个单元的目标无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两个能力:

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读这些目标,我寻找着课程目标与本册目标的联系与差别,看到了目标的层次性。从课程目标中的“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本册的“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加减法”,可谓是层层递进。

同时我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在“数与代数”这块:首先是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再到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最后是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通读这些目标,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被《课标》的“四个维度”的表述所困惑,其实四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合体。例如: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是“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化, “情感与态度”体现在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体会到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

二、说教材。

(一)主要内容:

大家知道,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本册共有9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与计算”和“量与计量”。数与计算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量与计量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面积(认识面积单位及换算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统计与概率领域学习两种不同的条形统计图。综合与实践领域是通过数学广角来体现的,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对比其它几册教材,发现教材的全部内容都是按照这四块建构的,只是知识的学习逐步由易到难,每个板块的学习都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以“数的认识”为例:一上认识20以内的数,到了一下认识100以内的数,二下则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和以上的数则是四上认识的,在认识整数的同时还把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三上,小数的认识放在了三下进行学习。

并且这四个板块不是独立分割的,尤其是综合与实践它不仅包含了数与代数,还包含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随着年级不断增高它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明显。

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是怎样诠释课标理念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编写特点。

(二)编写特点:

在注重课程目标整体实现的同时,不仅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培养数感。

①首先,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了教学步伐。本册与旧教材对比,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由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从16个减少为9个。

②其次,自主探索算理,不再概括法则。以除法为例,不再以文字的形式写出: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而是强调在情境中理解,避免了机械记忆。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与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总结笔算的方法。

③其三,在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如在“植树节植树”的情境中,理解笔算除法,在“妈妈买一套书多少钱”的情境中,理解笔算乘法。这样,将计算时刻置于情境中,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为合理。

④最后,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实估算比笔算更具有实用用价值,教材加大了估算力度,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改理念。

2、注重实践,促进发展。

如在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编排中,教材呈现的学校未注明是哪所学校,显然,是要学生到本校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再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上周销量进行统计,让学生了解一种新的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下一步的进货计划,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渗透方法,提高能力。

本套教材总体设想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本册教材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教学。在解决问题单元里,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如体育锻炼、货物装车、公园购票、集体租船、收集数据等通过练习,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经验,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能力。

4、彰显魅力,激发兴趣。

本册教材不仅从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虽有四大特点,但与其它年级相比,其体例却有着固定的格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编排体例。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以主题图、正文、练习、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

在正文里又由例题和做一做组成。

首先,会出现主题图:让人一目了然地获取主要信息。

其次,呈现例题: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最后,安排做一做和综合性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这是课时的体例,如果涉及到单元的结尾,还会在最后,安排整理与复习:达到梳理知识的目的。

(四)内容结构立体整合:

横向联系:在图形与几何中各面积单位的换算和面积计算;统计图中求平均数;等量代换中,都可以看到数与代数的身影。总之,数与代数是其他几块知识的基础,反之,其他几块知识也可以检测数与计算知识的运用。

刚才说到的是整册书各知识点的横向联系,那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处于怎样的地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纵向整合。选取计算为例。

纵向整合:大家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计算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整数加减法:

是按一年级20以内、二年级100以内、三年级万以内的顺序。紧接着,乘除法:是按二年级表内、三年级两位数、四上三位数的顺序,最后过渡到,四下整数四则运算。

到了五六年级,将整数的知识迁移到小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及负数中。本册计算教学的前期,学生已具备了10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而本册的学习只是一个知识的迁移与拓展。为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说建议。

课标思想需要转化成教材理念,教材编排又需要靠教师转化具体的教学行为。接下来提供几点教学中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研究教材,用好课程资源。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引导探索 ,促进合作,重视评价。

4、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以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教材呈现的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只是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扩大了。

此刻我们要做的就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可结合具体内容,以学校举行运动会为教学活动主线:书本例题(教材99页)出示的是学生体操方阵,我们可改为运动会开幕式每班的学生方阵,这样运用现实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并在例题的教学中采取个人独立尝试、小组(或同桌)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阐述要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然后以采访运动会400米跑冠军为线索,引出教材习题101页第1题;在开运动会的过程中编发通讯稿,将教材习题第102页第6题很自然融入到全课活动主线之中。最后将教材习题102页第5题用运动会队员合影及相册为情景作为结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灵活运用现行教材和学校资源,并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

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住了新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再创造”,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

三年级备课组。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要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我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一 说课标。小学三年级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学段,先来说说这一学段的总目标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研说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教材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我的研说流程是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三部分。但是,教材和课标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所以在说课标时会提到教材,说教材时也会以课标为指导。但大体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说的。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说教材包括编写特点 编排体例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就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进行解读。我说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一 说课标。一 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将在四大方面得到相应的提升。知识技能 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