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主备:兰晓云。
教学内容:(第5课《灰雀》——语文园地2)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19个生字,会写“郊、散”
等40个生字。
2、了解、发现在引用人物语言时几种的方式及特点。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4、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搜集、整理、展示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中外革命家、文学家、科学家的品质和高尚情操。
6、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7、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阅读习惯,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从中外文人的美好品质和治学风范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课时安排:12课时。
5灰雀。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 散” 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列宁发现灰雀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灰雀的经过。
教学难点:让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并与同桌分角色读。
2、屏幕出示课文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自己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灰雀?灰雀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灰雀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搜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灰雀。
仰望没看见。
找遍不敢讲。
着急还活着。
担心一定会。
列宁教育影响男孩。
6、小摄影师。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
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车读词语。注意“摄、社、躬”的读音。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
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 “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六、拓展活动: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板书 6 小摄影师。
小男孩高尔基。
让我进来来吧。
吩咐坐下。摆弄很久微笑。
坐、哭赶紧站。
跑一定让他进来。
7、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表里的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问题。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
怎么想?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
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 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米,它比 电视塔矮196米,电视塔有多高?2 动物园上午有游客928人,中午有24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15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3 图书馆第一周借出687本书,第二周借出578本书,这时还剩879本书,图书馆一共有多少本书?4 一年级有368人,一年...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识字写字 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7分 本单元,我们了解了一些名人的故事 ch ng sh 列宁的善解人意让小男孩勇敢承认错误,成为的孩子 高。z zh sh 尔基宁愿招待扔纸团的小男孩,却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 zh m ngq gu i 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一块的大石头产生了。y n ji 疑问,后...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主备人 曹萍周俊根。教材分析 本单元 北大荒的秋天 西湖 拉萨的天空 几篇课文全是写景的美文,其中描写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美不胜收,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陶冶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对写景的文章已有很多的接触,但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描写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