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1-03 11:22:28 阅读 3586

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并能说出。

一、二句诗的大意。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通过对本诗的阅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一课时。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

2、在班上交流,让个别学生在班上朗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说说读了本诗的收获。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诗歌,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诗歌的意思。2、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意思的理解。3、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的大意。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子规:杜鹃鸟。了:结束。

整首诗的大意:四月的春天,万物复苏,山陵和原野上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开始**,并映着天空的光辉;杜鹃鸟声声地叫着,天空中飘落着如烟的细雨。在乡村的四月,闲人很少,他们都很忙,他们才刚刚把蚕送上山,又忙着插秧。

4、激发学生对勤劳的乡村人民的热爱。同学们,乡村的人民这样勤劳,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试着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如:过故人庄书湖阴先生壁游山西村唐孟浩然宋王安石宋陆游。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茅檐长扫静无苔,莫笑农家腊酒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花木成畦手自栽。丰年留客足鸡豚。

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水护田将绿绕,山重水复疑无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山排闼送青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1、写生字“蚕”“桑”,并至少组两个词。2、抄写诗歌并能默写。

3、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至少一首。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target=_blank>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昼:白天。②耘:

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

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⑧耕织:

耕田织布。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读生字:塞箬蓑。

1、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2、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朗读背诵。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1、直观激趣。

**课件,**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形近字的比较。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板书: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目标。

l口语交际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5.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6.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l我的发现。

1.自己轻声读一读句子,仔细看看句子中带点的部分,思考:你有什么发现?2.生汇报。

3.全班齐读,再次感受4.你能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吗?l日积月累。

1.自读,想一想,这组诗句和什么有关?2.师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3.有感情地朗读4.试着背一背。

5.比一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好l展示台。

可结合口语交际,展示小组合作和单独完成的成果。如:“农村风光”**展、讲一个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描写乡村景色的小诗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拓展 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 语文丛书 江南春 教学目标 1.结合插图 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2.背诵三首古诗词。3.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语言美 韵律美。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注释 插图,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句意。...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B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以图导题,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2.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以疑促读,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二

教育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二。启发谈话。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写景抒情的诗词,今天来学习其中三首。学习诗句。提示学习方法和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看注解理解词义 c.连起来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中 d.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学生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