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 1

发布 2022-11-03 08:09:28 阅读 9284

肥西县2013~2014学年度(下)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2分)

1.默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上句或下句。(5分)

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各领**数百年。(赵翼《论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7分)

沉默,是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睿智的美德。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遂的表达。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魏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

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

沉默是一种处人待事的一种艺术,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时呈现出来的人格mèi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通达的机智。在失败中沉默,可以在镇静与反思之后,变得更加理智和坚强;

在成功时沉默,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确立崭新的起点和更高的目标。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魏( )峨 mèi( )力。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正确的写法是2分)

“广博”的“ 博”意思是睿智”的意思是2分)

上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对偶、对比和等(1分)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请你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6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②处“开创”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达欠具体生动,可改为。

4.综合性学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国家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一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4分)

二、阅读(38分)

①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这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40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③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5.在选文的空格中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只要就虽然却 b.只才而且还

c.只才但是而且 d.只就因为所以

6.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方式” 指什么?(2分)

7.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为什么“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4分)

8.谈谈你对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下课时写出的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的理解。(3分)

二](17分)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

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

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

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

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

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⑩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选自《母亲的三句话》,有删改)

9.整体感知由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填空。(4分)

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第二件事写的是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第三。

件事写的是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10.语言品味。(4分)

“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2分)

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2分)

11.说说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4分)

12.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画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你的影响。(3分)

仿写:我觉得:

13.“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2分)

三](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不能称前时之闻(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6.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2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

七年级语文试卷 1

七年级语文学科期末练习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1 本试卷共23题,全卷书写分3分。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20分 一 基础知识 8分 1.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撺掇抱头鼠窜b.伺候伺机而动。c.漩涡凯旋而归d.屏风屏气凝神 2....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1

2011 2012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 成绩分析。本人带的是七 1 一班语文,参加考试的人数总共16人,平均58.85分。八 1 班11人,平均成绩75.2分。通过本次期中考试,发现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一部分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和其他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优秀...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1

2010 2011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古城中心学校 王刚。一 成绩分析。我带的两班语文,参加考试的人数总共91人,两班平均96分。七 3 班43人,平均成绩95分,七四班47人,平均成绩94分。130分以上人数3人,120 130分人数11人。通过本次期中考试,发现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