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8年级上期末语文复习 古文 无答案

发布 2022-11-02 23:38:28 阅读 9667

23.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解释下列虚词:

1.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2.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3.武陵人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三、翻译句子:

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4.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1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1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四、阅读理解:

1.写出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

答:2.桃花源中人为何来此?在听了渔人的讲述后,他们为何“皆叹惋”?

答:3.桃花源中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陋室铭》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虚词:之。

1.水陆草木之花。

2.何陋之有。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2.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译: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四、阅读理解:

1.作者描写了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这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2.作者为何要提到“南阳诸葛庐,诸葛子云亭”?

答: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爱莲说》 周敦颐。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3.濯清涟而不妖。

4.不蔓不枝。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翻译句子: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10.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1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三、阅读理解:

1.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答: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体现了君子怎样的品质?

答:3.作者心中的君子应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核舟记》 魏学洢。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6.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7.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8.佛印绝类弥勒,坦胸**,矫首昂视。

9.神情与苏黄不属。

10.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11.珠可历历数也。

12.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13.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14.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1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虚词:1.启窗而观。

2.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而其长曾不盈寸。

三、翻译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5.矫首仰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四、课文理解。

1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哪一句?

答:2.船头三人,为什么要从中间的东坡写起?

答:3.“舟子”,注释是“撑船的人”,两个舟子为什么都没去撑船?

答:4.简答: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5.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答: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6.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矜、寡、孤、独。

8.不独亲其亲。

9.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翻译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由所长。

译: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三、阅读理解: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答:2.本文与《桃花源记》都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不同?

答:三峡》 郦道元。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8. 素湍绿潭。

二、翻译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三。阅读理解: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答:2.作者写三峡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答:3.为什么不安四季的顺序写水?

答: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四时俱备。

二、翻译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 三、阅读理解: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019级8年级上期末语文复习之字形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a.匮退督战歼灭锐不可挡。b.绥靖竹篙寒噤英姿飒爽。c.央告悠闲泅水转弯末角。d.阴惨芦苇提防月明风青。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b a.仄歪阻竭封锁击馈 b.趴下编算瓦砾蹿一蹿。c.舀水地窖腋窝张惶失措。d.拂晓匍匐鞠躬颤巍巍。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

九年级上期末复习 8

1 下列函数中,二次函数的是 2 已知,则的值是 3 在比例尺为1 500000的工程图上,南京地铁四号线全长约6.76 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a 3.38 kmb 338 kmc 33.8 kmd 0.338 km 4 甲 乙两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机选择 打扫社区卫生 和 参加社会调查 其中一...

8年级上期生物期末复习练习

寿安学校8年级生物期末复习练习 二 本次练习实行题卷分离,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 可以完成求偶 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c 有利于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 以上三项均是。2 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坐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