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内能

发布 2022-10-23 12:12:28 阅读 4205

第2节内能。

01 知识管理。

内能。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与分子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是___

大小: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___温度升高时内能___

注意: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除了跟温度有关以外,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

改变方式: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___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注意:判断内能的改变方式,关键是看物体内能是发生转移还是转化,转移的属于热传递;转化的属于做功.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___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注意:(1)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量,离开了热传递谈热量无意义.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或“具有”.(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

02 基础题。

1.(桂林中考)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内能是不能改变的。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农夫与蛇”的故事中,蛇能够苏醒过来,其原因是()

a.农夫的行动把蛇感染了。

b.蛇吸收了农夫身体的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了。

c.蛇睡觉睡醒了。

d.声音把蛇惊醒了。

3.(青海中考)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

d.温度相同的1 k**和1 **,内能相同。

4.“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__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__

3)雪熔化成水时要吸热.__

4)摩擦生热.__

5.(烟台中考)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

6.(北海中考)因地球环境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达50 ℃,道路开始熔化,如图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7.(宁夏中考)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 __填“增大”或“减小”),温度___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

03 中档题。

8.(莱芜中考)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9.(广州中考)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0.(海南中考)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冬天搓手取暖 b.压缩空气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下滑时臀部发热。

11.(吉林中考)如图所示,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经测量发现气球表面温度升高,这一现象说明对气体___气体内能增大.

12.蜥蜴是冷血动物,需要通过晒太阳使自己的身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才能活动,如图甲,蜥蜴晒太阳是通过___改变物体的内能;如图乙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推动活塞运动,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动能.

13.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3时的内能,理由是。

04 拓展题。

14.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请你写出可能看到一个现象,并进行解释.

例如:现象:活塞将向右运动;

解释:压缩空气膨胀做功,向右推动活塞.

现象。解释。

第2节内能。

知识管理。动能势能焦(j) 减小增大热传递做功转化焦(j) 减少增加。

基础题。1.a 4.(1)温度 (2)热量 (3)热量 (4)内能 5.做功热传递等效的 6.增大热传递 7.减小降低液化。

中档题。8.c 11.做功 12.热传递减少 13.小于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

拓展题。14.温度计示数降低空气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第十三章内能。一 单选题。1 面对宇宙万物,人类一直在探索,下图是今年问世的第一张黑洞 下列关于小粒子与大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洞的特点是质量很大而体枳很小 b 地球尺度大于银河系。c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d 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2 下列关于温度 内能 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越低,含有...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测试题。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 选择题 36分 1.2018 广州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示氢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2.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16分 1.2013,四川内江 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 a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 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如图13 1所示,其中能说明分子间间隙变小的是 a b c d 图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