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电磁铁》案例分析。
九年级物理高洪丽。
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和存疑的问题入手,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经历回忆(电路知识和磁铁性质)——**(电能否产生磁)——进一步验证(短路是否使电流增强)——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巩固(改变导线使磁针偏转角度更大)——拓展活动(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电池中是否还有电)等步骤,紧扣思维的层层深入发展,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与观察活动,并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做出合理的解释。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的“扶”与“放”,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体现的较为充分,第一环节的通电导线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而第二环节中,只设计了三个**任务,至于怎么操作?就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进行**。
有了前面的“扶”学生后面的“放”也显得轻松自然。而且通电线圈等的磁性最大化是要多次实验才能完成的,这也给学生更多的**的余地。我们知道,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舞台中真正的“主角”。
好的教师不是自己当主角,而是尽可能把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想、去做、去说。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害怕一旦放手后,学生会跌跌撞撞,会错误百出,学习会偏离既定的方向,课堂会不可收拾。于是,教师总是不敢放手,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小步走’,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把**活动分成几步,甚至细心地为他们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在课件中来个“温馨提示”,学生只要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总能得到老师想要的结论,初看这样的课堂似乎很成功,教学目标都能达成,学生与老师配合得很好,教学过程也很严谨、流畅。但细细分析,这样的课堂真的有效吗?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真的有利吗?
其实学生并不怕跌倒,他们本来就是在跌跌撞撞中认识这个原本陌生的世界的。如果生命的生成需要成本,那么这样的跌撞就是他们该付出的成本之一。学生的学习潜能需要激发,当我们放开手会发现,虽然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但是他们的步子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坚实。
教师惟有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展现独立,张扬个性。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放手”做准备。
1、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
“学贵有疑”,科学的怀疑精神既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创新的支点。但是由于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言行都是准则、真理,学生从来不会去怀疑老师的答案。传统的“喂养”教学,学生依靠教师的讲解去思考,依照书上的设计去实验,产生懒于提出新问题、新设想的依赖心理。
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找不到适宜萌发的土壤,好问的天性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生沉湎于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认知、记忆、思维以及言语、操作等活动抱着消极心理,自信心不强,总认为自己提不出几个问题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
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幼稚肤浅的还是超越要求的,教师都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创造良好的生疑发问的气氛。而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开拓、创新、实践的过程。怀疑精神固然可贵,但实践更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对某一理论或现象提出怀疑的时候,我们教师在鼓励他们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去证实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求索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相信自己的观点;在全班汇报和回答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大声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首先表扬他的勇气,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不要马上纠正他,而是要先鼓励他的想法中正确的地方。在平时课堂的每个细节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
3、鼓励每个孩子自己动手**。
以往我们总是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并按照操作员、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分工好每个人的任务,这样的分工,貌似使小组**更高效、省时,但实际上却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在一个小组中,往往有一大半的孩子在充当看客的角色,并不能真正融入到这个**活动中去,甚至久而久之,有些连看客都不愿当了,顾自己在做着其他的事情。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才会感兴趣,印象也会更深刻,所以我们要为每个孩子创造动手**的条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材料,一张记录单,让孩子自己动手**,自己记录,之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发现。我觉得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设计合理的**活动,为“放手”搭建平台。
“电和磁”都是很抽象的,因为电和磁,学生都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建立概念,比较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知,需要设计好**活动,为“放手”搭建好平台。
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安排了三个**活动:
第一,让学生从回忆组装简单的电路,调试指南针开始,这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之后让学生回忆电流路径,指南针指示南北的性质,为本课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第二,指导学生“重演”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将导线放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小磁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欲望,增强**的趣味。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电可以产生磁”。
第三,如何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我改变书上让学生做单一的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重新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你们认为怎样改变这根导线,会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些?(绕线圈、折叠、揉成团等)
2、你们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3、应怎么摆放导线,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
我并没有告诉学生该怎么操作,只是给学生**的任务,让学生经历先讨论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发现将导线短路和变导线为线圈的方法可以使小磁针的偏转更加明显,学生不仅进一步证实了“电流产生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最后利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废电池”中的微弱电流,是对电生磁的应用。
三、引领**思维的发展,为“放手”指明方向。
本课的教学伊始,教师通过讲述奥斯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欲望,让他们在对“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的期待中开始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握住教材,安排好活动,引领起思维,那么放开手学生会走得更好。本课中,安排了两个思维点:
第一:在学生“重演”了奥斯特的实验,并交流了观察到的现象后,让学生分析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从而得出:
通电之后的导线产生了磁性,导致磁针发生了偏转。
教师最后再进行小结:电流能产生磁性之后,出示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办法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更明显?
引导学生从电和磁的关系上思考,学生想到增加电池、增加导线的长度、把导线变粗、电路短路等方法。在课堂中不可能一一**,只选择了改变导线,至于怎么改变这根导线,则是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任务自主**的。而其余学生想到的改变因素,则是放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去研究(见下表)。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放手”指明方向。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为主体,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活动,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之路走得更远!
下学期试卷分析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2009 2010学年度高一十二班。期末考试钳工基础试卷分析。孟宪龙。一 试题分析。本次期末考试题,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对考试的要求进行命题,题型分四类。第一道题是填空题,分值为45分,第二道题是选择题,分值20分,第三道题是判断题,分值20分,第四道题是简答题,分值15分,试卷满分...
下学期总结
2012 2013 年下学期工作经验总结。张维一中刘鹏。2012 2013 年下学期工作经验总结。张维一中刘鹏。上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初二初三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运动训练方面也取得了不错成绩,但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五年,担任初二初三共6个班的体育与健康课,本...
下学期总结
青云三中2008 2009学年下学期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积极参与市教育局开展的 教育管理年 活动,认真落实有关会议精神,针对我校办学条件落后 总体管理水平低的现状,我们修改制度,注重落实,加强管理,遵循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的办学思想,坚持 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