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高中高二年级地理寒假作业。
一、选择题。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2.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4.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5.5.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b.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
a.陕西、山西 b.甘肃、内蒙古 c.山西、河南 d.广西、贵州。
7.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交通便利。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
矿产资源丰富。
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
a.①②b.① c.②③d.③④
8.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划分西、中、东和东北四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发展速度b.经济结构c.经济发展水平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10.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a.广西、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带b.宁夏、陕西、黑龙江——西部经济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带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11.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b.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d.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13.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读下图“中国地理区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14.甲丁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3000米等高线。
15.确定甲乙两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势因素 c.季风因素 d.气候因素。
下图为“20世纪50~90年代某产业部门的布局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该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资金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
17.关于该现象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造成产业移出地经济衰退。
b.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c.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环境质量。
d.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图为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分别是( )
19.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来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甲、乙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20.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21.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22.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 )
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 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23.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
b.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c.新中国成立后第。
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
d.“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中国**“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倡议西部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的是 (
a.黑龙江、内蒙古 b.陕西、山西 c.宁夏、甘肃 d.湖南、广西。
25.我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注意了很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意改善生态环境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③借助沿边**优势,成为我国对外**、国际金融基地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好畜牧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7.有关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成长阶段产业结构由点到面发展,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转型阶段人地矛盾加剧,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再生阶段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下图是我国能源调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图中①、②三条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29.②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有利于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大气质量,保护环境③有利于东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有利于减轻东部能源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道沿线酸雨会增多
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0.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区域资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资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部通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今后将增加到300万千瓦,我国东部缺电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1)在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中,除西电东送外,与能源相关的另一大工程是___
2)北路送电是将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将煤炭输出改为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传统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唐地区的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3)图中a地区需大量输入天然气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在南部通道中,即建有水电站,又建设了一批坑口火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
32.完成资源跨区域调配习题。
1)南水北调东线:从长江下游___引水,利用提水北送,输送到**:
2)南水北调中线:从___引水,输送到北京、天津。
3)南水北调西线:在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调长江水入。
高二上期末寒假作业
伊河高中高二年级地理寒假作业2 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第i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1 2题。1 图中a b c d四点位于西半球的点有。a 1个点 b 2个点 c 3个点 d 4个点。2 一架飞机沿...
2019数学寒假作业高二上
2015 年2月天津七中高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班级姓名 要求 大题附作业纸写,返校时交。一 圆。1.圆c1 x2 y2 2x 3 0和圆c2 x2 y2 4y 3 0的位置关系为 a 相离b 相交c 外切d 内含。2.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x y 1 0与x轴的交点,且圆c与直线x y 3 0相切,则圆...
高二上生物寒假作业一
一 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 o2和葡萄糖。葡萄糖 c02和胰岛素 激素 突触小泡和氨基酸。abc d 2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